“杀!”
再次寻找到一个部落,不同的是部落已经在打包行李,大车已经装满了叠放好的帐篷和木头,木头在草原大漠上属于值钱的家产。
明显这个部落收到了消息,可惜拖延的太久。
张灿毫不犹豫下令。
数百铁甲骑兵冲向部落,不给部落更多的机会,要么放弃牛羊财物独自逃离,没有了物资,在草原上又能生存多久呢,还有许多的老弱无法逃离。
既然不能逃,那就只能掉过头来从冲杀。
“嗖嗖嗖。”
胡骑拉着弓箭朝着铁甲骑兵射箭,希望能延缓他们的脚步,可一轮箭矢下来,运气明显不在他们那边,没有一名铁甲骑兵受伤。
在大草原上,这样的遭遇战,铁甲骑兵最能发挥实力,否则的话,冯庸也不会花重金打造一支铁甲骑兵,而这支铁甲骑兵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镇压熟部。
单于部和大板升地区不敢违抗冯庸,忌惮的就是这支铁甲骑兵。
胡骑放弃了弓箭,举着弯刀硬着头皮冲上去,双方的冲撞犹如鸡蛋碰石头,张灿亲自带头冲锋,又被属下们牢牢的护住,犹如砸入水坑的巨石。
一具具胡骑被冲下马,死了才是解脱,没死更痛苦,因为要承受被无数马蹄踩踏成肉饼的痛苦。
刘英原来是哨官,如今还是哨官,以前是永兴军,现在却是京营的身份,身披金甲,一马当先,直接横身撞进了对方的队伍里。
那伙胡骑很快被接连的铁甲骑兵撞得七零八落,刘英挥舞重剑,连连劈砍,犹如血雨淋头,残肢齐飞,掉落了满地,杀得好不痛快。
马屁股的铁甲缝隙里插着一支箭矢,被卡在铁片的缝隙中,又被厚厚的棉甲挡住。
刘英吓了一跳,检查了马儿没有受伤,顺手拔下箭矢丢到地上,此时,感受到身下战马的呼吸加重,刘英立即控制速度不再冲刺。
为什么战马难得,因为战马最好要挑选相等的。
个头差不多,马儿的速度差不多,体力也差不多等等,刘英是哨官,步兵带兵是九十人,骑兵是六十人人,跟着刘英的速度,六十铁甲骑兵纷纷放慢了速度。
虽然放慢了速度,可靠着马匹的冲击力,以及铠甲的保护,依然是收割生命的死神。
冲散了胡骑,看了看自家的队伍,张灿正朝着最大一伙胡骑杀去,马范在配合,刘英知道自己去了是浪费兵力,并无自己的用武之地,所以掉头去其他地方。
逃跑的胡骑试图重新聚拢,刘英杀过去。
有人大声招呼努力维持,刘英杀过去。
张灿再一次击溃了胡骑的大部,回头看到远处的刘英,刚才一直留意各部的情况,张灿对刘英的表现十分满意,此人不是普通的哨官,头脑非常灵活,是不错的苗子,难怪将军看重此人。
“部下何在!”
张灿顾不上额头的汗水,举起长枪高呼一声。
“在此!”
周围的铁甲骑兵听到主将的喝声,知道主将又要开始进攻,纷纷开始响应,并且重新聚拢到张灿的身边。
等身边的队伍足够,张灿再次大喝,指向前面的车队。
“杀!”
张灿冲向前方。
这一次没有胡骑赶来阻止,因为都死了。下一刻,部落崩溃,没人再管部落的死活,老弱也无人理会,各自骑马逃命。
才一个冲锋而已,轻易消灭了一个部落。
这就是铁甲骑兵的威力。
“好好的熟部不当,非要作死。”张灿喘着粗气,取下头盔,躺在一处石头旁歇息,忍不住骂道。
熟部可以和大周贸易,获得稳定的物资,过上稳定的生活,但是也等于放弃了安全,那些宁愿损失利益,通过熟部和大周贸易的生部,他们居无定所,生活困苦,反而是大周最大的威胁。
相生相克,如果是生部作乱,大周反而吃力,不容易应对,偏偏是熟部,原本在大同担任军职多年的张灿实在想不通。
可能稳定久了,脑子秀逗。也可能好日子过久了,忘记自己姓什么。又或者不知道将军的厉害。
张灿想来想去,认为应该是后者。
已经到了清水河一带,张灿没有继续出发,而是留下来等待大部,这次的收货也就没有杀掉,缴获的牛羊可以运回关内。
第二日。
王信率领车营,沿着骑兵留下的印记,与张灿汇合。
有了车营的保护,骑兵们也可以真正的歇息了,许多骑兵躺在车营里的草地上,大白日的睡起觉来,他们的战马也瘦了一些。
算起来也不过四五日而已,许多马匹竟然瘦了好几斤。
卓志带着人接手了战马,取出大豆精料照料马匹,还有随军的兽医,为马匹检查身体情况。
“将军!”士兵歇息,将领却不能休,张灿马范还有刘英等人,许多人身上的盔甲带有痕迹,还有血迹,可见经历过激烈的厮杀。
张灿拱了拱手,笑道:“灭了两个部落,消灭了五六百人,可惜逃走了不少。”
“伤亡如何?”
王信坐在一辆车上,车营的大车多,可以提供士兵们歇息,张灿等人也坐在了车架上,虽然脸上带着笑意,疲倦的神情却藏不住。
“伤亡不大,有两位兄弟运气不好,马蹄踩到鼠洞,不光跛了马脚,还摔伤了。”张灿恨恨道。
草原上最怕老鼠洞,很容易让马踩空,导致牲畜受伤,还会让骑士也跟着受伤,这种非战斗带来的伤亡,谁也不愿意。
总共受伤六人,死了两人。
“回去好生安葬。”王信低声说道。
大家没有怎么说话,但也没人太过在意,将领校官还好说,士兵的死伤却是难免的,训练都容易出现伤亡,何况是战场上。
而且相比较获得的战果,自身伤亡已经很小,在场的将领们心里都能接受。
王信也不想伤了士气,不再提这个话题。
突然。
几名探骑赶了回来,上来通报道:“将军,我们遇到一队胡骑,自称是单于的使者,要来见将军。”
“这么快?”
王信脸色沉了下来。
众将不懂将军为何不高兴。
已经到了此地,王信不再隐瞒,向众人说道:“单于会派人来见我,这是我预料中的事,上回我们就把他打怕了。”
“哈哈。”
“将军说得对,单于怕我们。”
众人纷纷笑了起来,
王信笑道:“这回我们再次出击,除非他不顾一切,不在意自己的实力消耗,要和自己死拼。”
刘英因为是铁甲骑兵,虽然只是哨官,因为随着张灿前来报功的原因,所以也留了下来,听到王信的解释,原来如此,已经自己明白了,忍不住表现说道:“将军是打算以战促和?”
“不可能。”马范否认,看向将军自信的还说道:“将军不会这么做。”
众人都看向王信。
王信点了点头。
如果单于什么都不顾,一定要来消灭自己,自己也不担心,只要大板升地区不派来援军,光靠单于的力量,王信有信心打败单于。
至于大板升的支援,同样也是不可能的,因为自己规划的行军路线和返程时间,注定了大板升的援军来不及。
打是不可能打,而单于部又有求和的心思,自己的做法的确更像是是以战促和。
但以战促和并不是自己的目的,反而是钓鱼的手段。
在自己的计划里,是回到威远关,解决了冯迪,在等到单于的使者,自己赌的是单于一定会派人来求和。
没想到单于的使者先来了,哪里出了错呢?王信放了单于的使者进来。
单于的使者,还带来了两名五花大绑的人。
那使者指着两名俘虏,一脸诚恳的看向王信,介绍道:“这两位是威远关的人,他们奉威远关守将冯迪之命,向我们单于透露王将军的行踪,希望借单于之手除去王将军,我们单于以示诚意,把此人送来给将军。”
众人大怒,怒视地上被堵住嘴的两名周军士兵。
那使者很满意众人的表现,得意道:“王将军不应该攻打单于部,单于部对朝廷忠心耿耿,如果王将军需要,单于也绝对会配合将军。”
此人难道不想当第二个冯庸?
大板升地区闹得事情大,朝廷的注意力应该在欧彦虎身上,欧彦虎都想要缓和与大周的关系,单于怎么会错过机会呢。
为了挟制大板升,朝廷更应该拉拢单于部才对。
他们早就分析好了。
犹如当初十几二十年前的大同,单于部就是因为关外的局势,单于与冯庸一拍即中,两人合作了十几年。
得知俘虏的身份,王信明白了,虽然自己的计划出了点意外,但是问题不大。
冯迪的选择,明明自己不抱期望,等对方真这么做了,王信还是有些不爽。
只要此人有才,且能听话,自己可以放过此人,甚至当做亲信使用,自己有这样的底气,不担心受骗。
事已至此,多想无益,王信面色平静,淡淡说道:“单于想要与我合作,应该来亲自见我,否则我凭什么相信单于。”
单于来见自己,等于把性命交到自己手上,这是最大的诚意。
那使者愣了愣,随后反驳道:“单于的实力不比将军差,将军终归还不是冯庸,单于与将军是合作关系。”那使者强调。
“两个选择。”王信斩钉截铁的语气,先说第一个“要么单于亲自来见我,我在威远关等十日。”
使者当即问道“第二个呢?”明显不同意第一个选择,考虑第二个。
“拿下欧彦虎的脑袋给我。”
王信的话一出,在场的人都感到牙疼,连自己人都觉得将军第二个选择实在强人所难。单于要是有这本事,当初杀莫必胜的就是他,自号可汗也是他了,哪里轮得着。
那使者没反应过来,呆呆的看着王信,双眼无神,都快被这句话搞冒烟了。
终于反应了过来,使者竟有些不知如何反驳眼前年轻将军的话,生出了一股无力感,明明处处可以反驳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