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大亮家的时候,人家已经准备好饭菜了。
“来吃饭还带东西,这么气干嘛。”大亮笑着把他拉到屋里。
“哈哈,老同学见面,哪能空手上门。”
两人落座,晓雨立刻把菜端了上来。
秦大河直接开了一瓶酒,不够就继续开,不过他们应该不会喝太多,又不是酒蒙子。
“嫂子坐下一起吃点儿。”他气的说道。
“你们喝,我去忙活小孩儿。”说着,她就去屋里了。
两人也没在意,先是碰了一杯。
“斯哈!”
“哈哈,不怎么喝啊?”秦大河笑着说道。
看大亮这苦着脸的样子,就知道喝的比较少。
“很少喝,前年结婚才开始喝的。”
“那就少喝点,咱俩一人一杯,剩下的留给阿爷。”他直接把剩下的酒放桌子下面了。
“行,不矫情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,年轻人务实,要是秦父他们,哪怕喝不下都得来个两杯热热场子。
卤牛肉劲道的很,秦大河还去盛了一碗米饭。
白酒加米饭,还真没什么人能这么吃。
“大家都成家了啊。”
“是啊,听说小雪嫁到物理老师家了?”
“嗯。”秦大河把小雪的事儿讲了一遍。
听说还上门打架,才让小雪日子好过,大亮脸上一阵气愤。
当初小雪可算是学校众多男生的白月光,暗恋的人不在少数。
看到她嫁的不好,心里有那么一些情绪很正常的。
大亮唏嘘了一声,还喝了一口酒。
“哈哈,都过去了,别给嫂子听到了,容易挨揍。”
“算了,不讲这个了。”大亮摇了摇头。“你们三个都抖起来了啊,二虎家又是买挖机,又是投资棉花厂的。”
“他房子还没动工呢,想搞个好的起码十来万。”不过二虎出钱在市里买了一套院子。
这个谁都没说,就在青山街那边,想着以后把小孩儿送到市里读书。
“不过造了房子,剩下的没地方花大钱了。”
农村的“花大钱”就是结婚买房,这两项完成,剩下的就是攒钱积累家底或者说还了债再去攒钱。
可惜,随着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,很多家庭三代积累都拿去大城市买房了。
一杯酒喝完,叙旧差不多了,秦大河吃了一碗饭,肚子也填饱了。
随后两人去了后面的内湖。
塘口不大,四十几亩,而且水深只有一米五到两米样子。
“我放了四百条青鱼苗、黄白鲢1000条,还有鳊鱼、草鱼都放了1000尾。”
“怎么不放鳜鱼啊?”
“太贵了,四块多一尾呢,万一死了都没地方找。”
“去的良种场?”
“嗯。”大亮点了点头,他第一次搞养殖,肯定是相信政府的。
甚至还去了农技站,可惜,站里的一听是养鱼的,人家都没搭理他。
农技站主要帮扶的对象就是棉花、水稻、小麦、玉米等等这些经济作物。
养殖的话,归县里的农业局管,但是吧.
“还是要配一点鳜鱼苗的,不然杂鱼太多,会挤压其他鱼的生存空间。”
秦大河把私人苗花厂的事讲了一下,“以后可以去那边买苗,价格不贵,人家还负责的很。”
“我的鳜鱼苗就是在那边买的,十公分的三块五一尾。”
“那挺好,还有蟹苗的事儿,我问人了,好像要去山东或者崇明岛那边。”
“那个很贵的,五六块一只,你准备养多少?”
“这么贵啊。”大亮皱着眉头。
“算了,螃蟹先不养吧,成本太高。”他预算就几千块,买个几百苗没什么意思。
秦大河点点头,蟹苗价格高,哪怕螃蟹涨价,很多养殖户也承担不起这个风险。
两人走到L的末尾部分,这里是田地,鱼塘本身还有灌溉的功能。
看到河里不少水草,边上还有不少桑果子树,这样草鱼生长倒是没问题。
“你准备喂食饲料吗?”
“开过春再喂,去饲料厂拉了三千斤回来,到时候看看喂食效果怎么样。”
“草饲颗粒?”
“嗯。”
“现在什么价?”秦大河好奇的问道。
草饲颗粒他钓黑坑的时候用到过,特别是通威的饲料,不管是泡泡球还是颗粒,都是黑坑通用货。
不过现在饲料市场还比较混乱,他们一个县都十来家厂子,各种家禽、猪、鱼类对应的饲料都有。
“四毛五,蛋白含量在15样子,我看到挺多人买的。”
策,利润真高,他自己做的鱼饲料,成本虽然也有三毛钱,但都是高蛋白的。
豆渣、麸皮、土豆粉这些都巨便宜。
也就玉米颗粒贵一些,这个是硬成本,五毛多一斤。
“先养两年攒攒经验,咱俩没事儿交流一下。”
“你也干养殖,我心里就有了底,不然遇到事儿都不知道问谁呢。”
“哈哈,我大湖才放苗哦。”
“不一样,你发财了,肯定有道理的。”
秦大河听到哭笑不得,现在只要发财了,说啥都有道理。
绕着塘口转了一圈,腿都走累了。
不过大亮收拾的还挺好的,湖边一点垃圾都看不到,湖埂也是修整过的。
四十多亩,养好了一年挣个一两万没什么问题。
“你这个塘准备撒化肥吗?”看着塘口的水质还可以,他就问了一下。
“化肥?”
“撒化肥可以增加鱼塘的肥度,利于水草和微生物生长,能少喂一些饲料。”顿了一下,他继续说道,“就是水质会差一些。”
“那没事儿,我们这喝水都在外河,鱼塘的水没人喝的。”
L型的对面也是L,其实就是个长方形的鱼塘,两边是村庄,两边是田地。
他这个鱼塘就一个口子连接外河,算是半个死水,大家不乐意喝。
小吴村这里的外河清理的挺干净,比他们村子的外河要好许多。
“你给我说说怎么撒化肥,也没人教我。”大亮拿了一包双喜出来,直接递给秦大河。
现在信息不畅,他问的那些养殖户非亲非故的,很多人不愿意和他多聊。
哪怕请人家吃饭都不行,万一养鱼发财了,自己该多难受啊。
秦大河也不气,接过香烟直接拆开,递过去一根,自己也点上深吸一口。
现在的七块钱双喜味道还行,就是稍微有点喇嗓子。
他浑然忘了,刚回家的时候没钱,一两块的老头儿烟都一天两包呢。
“泡过石灰了吧?”别连石灰都没泡过就扯淡了。
“泡过了,这个我晓得。”大亮赶紧点头。
“清淤泥了?”他继续追问,得先了解清楚了再说。
“没有,这么大湖,哪里有钱清啊,下面都一米厚呢。”
“那还好,开过春你少撒一些,一亩塘配三斤氮肥一斤磷肥,再扔一些草木灰下去。”
“选择天晴的时候上午撒,要抛洒开,不能倒。”有太阳的情况下,水里的化肥会快速溶解。
这些知识都是五爷和他讲的,五爷是真不藏私,手把手教他呢。
不过秦大河自己也看书,他想养的是清水塘,就不撒化肥了。
“开过春半个月撒一次,撒个两三次天应该就热了,这时候就别撒,不然水质太肥也会死鱼的。”
“饲料可以适当减少,你放的苗子其实不多,有了化肥,随便喂点儿就够了。”
大亮拿个本子记个不停,心里也是感激的很,还是老同学靠谱。
这些事儿,他拜师都学不到呢。
“石灰也要偶尔撒一下,不要太多,既能消毒,又能补充水里的钙质。”
两人到了院子坐下,大亮的老婆气的过来倒了两杯茶水。
看到自家男人一脸感激的样子,就知道学到真东西了。
“肥水养殖收购的价格不高,等后年下半年,可以捕捞大鱼去菜市场卖,这样划算一些,平时抓抓小鱼就行了。”
“必须要下半年卖吗?”
“亮哥,大鱼下半年值钱呢,阿妈去菜市场买过好多次了。”晓雨提醒了一句。
“对哦,下半年价格贵,特别是现在快过年了,花鲢都七块钱。”大亮拍了拍脑门,忘了这一茬。
“哈哈,养鱼肯定是要挣钱的。”秦大河笑着说道,“青鱼别急着卖,等你养到十七八斤的规格,青鱼石比鱼都贵。”
“大概要几年?”
“肥水塘的话,三四年应该就有这个规格,甚至更高。”
“好,那我四年清一次塘。”
“我这边认识不少鱼贩子,今年的养殖青鱼,十七八斤批发价格在十九块样子,一条鱼三四百。”
“你那四百条青鱼养的好,能卖十几万呢。”当然,这是理论状态。
实际上鱼和人一样,骨架大小和基因有关,有的鱼吃了东西也不长个头,只会肥肚子。
这种肥肚子青鱼,天然上限就在那里,青鱼石也不值钱。
野生的除外,野外没有丰富的食物,能到那个斤两的,鱼石也会有对应大小。
大亮夫妻俩听到一阵兴奋,十几万?这不得发了啊。
“真的有这么多?”
“嗯,我家三爷今年卖青鱼,有两百三十条达到这个规格,卖了十一万。”总共十七八万,大青鱼的价格就占了一大半。
“好,那我平时抓到青鱼再扔进去,反正小青鱼不卖。”大亮恶狠狠的点头。
知道大青鱼值钱,谁还卖小青鱼啊。
“你自己看着办,不缺钱青鱼就多养养,很划算的。”
说了这些话,时间来到了下午三点钟。
溜了一大圈酒意消散,他也要回家了。
不过临走之际,晓雨特意去村口买了一条黑松过来,大亮让她去买的。
他早就注意到秦大河抽的香烟贵,今天上门还带了两瓶酒,又教了他这么多东西,怎么都不为过。
推辞了两次,大亮夫妻俩硬要他收下,只能拿着香烟告辞了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