硕尔辉的目的,王信并不是很喜欢,哪怕硕尔辉现在对自己的确有大利。
如果让硕尔辉达到了他的目的,给了他一块地盘,发展出一个部落,成为大周的熟部,严格遵守大周的律令,比周人都要对大周忠心耿耿.犹如努尔哈赤。
在太监没有乱辽,晚明朝局没有彻底失控前,努尔哈赤是大明最忠心的一条鹰犬,反而是女真诸部恨建州女真恨的要死。
鹰犬在古代是褒义词。
当然了,一百个硕尔辉都不一定成功一次,但是胡人太好用——便宜。
自己什么都不需要付出,就能获得一切的好处。
唯一的代价是使用胡人,而胡人对自己还忠心耿耿,这也是为什么九边都在使用胡人的原因。
历史上不只是辽东在使用胡人,其余九边各处也在大量使用,只不过其余各处胡患兴起的时候,大明的朝局还撑得住。
所以压了下去,或者缓和了下去。
如果自己也接受使用胡人,并不是说硕尔辉一定能成为努尔哈赤,而是自己的行为,与其他使用胡人的将领,比如李成梁,自己和他有什么区别呢。
同样的事实,在李成梁没成为辽东总兵之前,辽东总兵接连死了几个,每年东部蒙古都在劫掠辽东。
是李成梁上任辽东总兵之后,靠着拉拢和分化,以及自身的实力,才彻底稳定了辽东。
是当时的辽东离不开李成梁,才有了朝廷默许李成梁在辽东的行为。
所以只要使用胡人有利,那么一切结局注定了。
或者一百年,或者两百年,从概率上,百分百会导致的结局。
这是利益所决定的。
人无法违背利益。
王信看了眼史平,史平放下手里的碗筷,拍了拍手,起身要去拿东西,从硕尔辉身后经过。
硕尔辉心里忐忑。
虽然知道自己瞒不过王信,但依然猜不透对方的心思。
王信不守信用,偷袭杀害单于,硕尔辉能理解王信的行为,单于这样的敌人,付出任何的代价杀死他,对王信都是有利的,所以硕尔辉的心里,并不认为王信杀了单于就是小人。
这人应该是枭雄。
自己成为他的鹰犬,为他带去巨大的利益,只要忠心耿耿,王信就不会少了自己的好处,对这样的人物,他们的喜好是无法影响他们的行为的,必定会令人心服口服。
周人的小米粥真香啊。
硕尔辉心里不担心,轻轻的喝了一口,注意自己的举止,周人还是很在乎礼仪的,自己要好好学,做一个懂礼的人。
“哗啦。”
史平突然向硕尔辉的后脑勺一个肘击,别看史平才十六岁,王信都不敢说自己是他的对手。
硕尔辉身体向前猛然一倒,又弹回来坐正,眼珠子仿佛要凸出来似的,手里的碗摔落到地面,因为是土地,只滚了一圈。
其余几名亲卫惊呆了。
倒是石头反应快,没有怀疑史平,而是立刻伸手压住硕尔辉的腿脚,方便史平接下来的动作。
史平刚才肘击硕尔辉的时候,眼光就看向将军。
虽然将军的想法,史平不清楚,可将军打个喷嚏,自己都能知道将军要自己干什么。
刚才将军看向自己的眼神,是让自己向硕尔辉动手。
实在是奇怪,史平想不通,也无所谓,只管按照将军的吩咐去做。
不过做到什么地步,史平还有些疑虑,毕竟硕尔辉言语里对将军忠心耿耿,反正自己是不明白将军为何要对硕尔辉下手的。
王信平静的看也不看。
史平懂了,两手快速的一扳,毫无反应的硕尔辉脑袋就咔嚓一声,随后软绵绵的倒下,被身边的石头接住,轻轻的放倒,没有发出多余的声音。
“去找刘通,把其余的胡兵,以硕尔辉的名义召集起来,来自单于部的全部杀了,剩下的打散,调去张灿的手里。”
王信迅速的安排,打的就是个措手不及。
硕尔辉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了,死之前从没有怀疑自己目前会对他下手,他是如此想,别的人同样是这样的想法。
所以在别人都没有想到之前,毫不费吹灰之力的解决掉来自单于部的胡兵。
昂撒人最开始做得很好,在新土地上解决了一切矛盾,不留下一丝隐患,后来富裕了,老大当了没多久,倒是把古老东方帝国的毛病学了不少。
道德水平直线上升。
各种莫名其妙的矛盾越演越烈。
倒是东斯拉夫人,后来的手段倒是不错。
可惜东斯拉夫人是个失败者,所以在人们的心中,这样的行为是野蛮的,而昂撒人是胜利者,所以更野蛮的行为,并无法影响人们心中对昂撒人道德的崇拜,昂撒人打上绅士的标签。
其实这是对的。
内圣外王。
对内就应该是绅士,对外嘛,对待野蛮人要比野蛮人更野蛮,十九二十世纪,昂撒人最辉煌的上升期,王信更喜欢这个时期昂撒人的理念。
至于内王外圣,古老的东方帝国,漫长的历史,已经告诉了人们,这属于下降期。
张灿带着队伍回到了营地。
脸上不太高兴。
“还是比不上硕尔辉啊,他出门一趟,至少能灭掉一个部落。”张灿感叹道,没有看到硕尔辉的旗帜,难道这家伙又出发了?
或三日,或五日,最迟不过七八日,他们都要回营地休整一趟,休息个几日。
张灿以为硕尔辉在营地,却没看到他的旗帜,下意识的认为此人又带着队伍出发了,心里头感慨,此人是真卖命,自己跟不上。
他不心疼胡人的命,自己不能把同袍们的性命不当回事。
“管他的,和他怎么比。”一名校官不在意。
胡人的命不值钱,死了就死了。
他们骑兵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军饷,一年就是二十四两,可以买多少胡人卖命了?何况抚恤,他们骑兵死不起,胡人是不值钱。
众人如常的回归,虽然感受到气氛有些沉闷,但是并没有多想。
“什么!”
听到将军的话,硕尔辉死了,张灿满脸不可置信,忍不住问道:“为什么?”
王信摸了摸下巴,叹了口气,说道:“他不守周礼。”
张灿眉毛跳了跳,内心无语。
王信不在意硕尔辉的事,告诉张灿以后的要求:“剩下的胡兵里,很多人自称是周人,你不用管,统统当胡兵带着就行。”
张灿虽然为硕尔辉感到可惜,更为将军的厚颜无耻而震惊,却还是耐心的听着,了解将军接下来的安排。
王信不会与利益作对。
使用胡人的诱惑,只要有利益,就不会终结,王信也没有看到哪个国家能拒绝的了。
但是跳过中间商,直接使用胡人,而且只能当做士兵,不能升官,最多只能当个伍长,哪怕是什长也必须是周人。
简而言之。
既然使用胡人有利,那就充分的使用,最大的利益化。
至于风险,明知道风险,那就彻底的阻断,而不是为了些莫名其妙的道德,埋下后人永远也消不除的隐患,倒是东拉斯夫人后来做的不错。
周人骑兵每个月二两银子,养家糊口,还能促进消费,带来利益循环,但是价格贵,死不起。
胡人骑兵每个月只管口粮,从战利品中获得奖励,但是胡人骑兵牺牲,会给抚恤银,如果有小孩,每个月五钱银子,一直到把小孩养大。
从小被周军养大,又没有胡人为主的小圈子,难道还会是胡人?
至于胡人骑兵能不能有小孩,起码有了这条规定,会让很多胡人骑兵安心一些,至于心里头的不满等,最后还是需要靠拳头来说话。
十几万女真人征服上亿明人。
不满的多了去,不也是服帖了近三百年,这就是事实。
听完了将军的分析和安排,张灿忍不住咽了口口水,看向将军的面色有些古怪。
王信笑骂道:“有话就说,有屁就放。”
张灿感慨道,“没想到将军能出如此毒计。”
硕尔辉如何死的,因为一句话,将军就杀死了他,明明听得清楚,张灿却一点也不觉得紧张,说话依然如此。
王信倒也不奇怪。
并是不张灿,也不是因为自己的系统。
只要自己够强大,孝子贤孙就不会少,文明的标签永远不会被撕下,这就是胜者为王,败者为寇的道理。
反倒是科举出身的文人,习惯了稳定的社会秩序,下意识把一些秩序内的道德,当做是天下的道理,甚至毫不怀疑的说出,有理讲遍天下这句话。
“将军说了。”
帐篷里,十几名胡人聚在一起,其中有个人说道:“是硕尔辉不守周礼。”
另外一个人很认可,向同伴们解释:“周人最讲礼,而胡人不讲礼,所以胡人才被叫做胡人,野兽才不讲礼,做人就要讲礼。”
“周人讲礼,所以周人强大,包括周人读书,有文明,经济富裕,实力强大,都是因为周人讲礼。”
“而我们胡人生活困苦,所有的苦难,都是因为不像周人那样讲礼。”
这些话,许多胡人满脸认可。
无论如何,周人的生活,是他们羡慕的,那么为何自己不行呢,一定是他们不讲礼。
“将军是真心希望我们胡人过得好,所以希望我们一定要守礼,只有我们大家都遵守周礼,我们胡人才能变成人,过上周人那样的好生活。”
“所以哪怕硕尔辉立下了很多功劳,可他不讲周礼,对我们这些人才是最大的威胁,反而是将军无所谓,可为了我们胡人的未来,人人讲礼,所以将军才忍痛杀了硕尔辉。”
这话有道理。
他们大漠上杀来杀去,你争我抢,强盗马贼横行,就是因为不守礼,如果人人都守礼,不去侵犯别人,岂不是能像周人那样稳定和谐。
“放屁。”
有人骂道。
“你不懂,见识少。”
“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太多,所以我们胡人才比不上周人。”
第二日。
剩下的七八十名胡人骑兵被召集起来,哪怕经历过上次的屠戮,这些被放过的胡人骑兵,依然没有怀疑过,虽然心里头不高兴,可没有谁怀疑周兵会继续杀他们。
果然。
他们见到了张灿。
张灿黑着脸,看向众人说道:“单于不守周礼,所以单于死了,硕尔辉仗着功劳,也不守周礼,所以他也死了,你们也要明白,守周礼才能活下来。”
“张将军,我们都知道了。”
“守周礼是文明,才能过上好生活,将军杀硕尔辉是为了我们好。”
有人喊道。
张灿愣了愣,随后连连点头。
果然将军说的没错,对待胡人,把他们打服才最有用,自然会有人出来解释,并且完成一套毫无漏洞的说法,原来张灿是不信的,现在相信了。
将军还是那个将军,将军不会错。
“以后你们守周礼,是自己人,将军心里还是惦记你们的,允许你们融入我的队伍,以后当我的兵,有没有问题?”
张灿大声问道,说完后有点脸红,只不过脸黑看不出来。
“我们愿意。”
“愿意。”
胡人们纷纷加入,脸上露出兴奋。
他们以后就是周人啦。
张灿点了点头,又告诉了他们的待遇。
虽然不如真正的周军骑兵,他们也能理解,毕竟那是真正的周人,他们才归化的胡人,怎么能和真正的周人比呢,所以待遇差是正常的。
不过他们现在有了身份,而且死了也有保障。
小孩可以被周军养大,以后是真正的周人,再也不是胡人啦,一个个兴奋不已。
张灿也很满意。
有了胡人骑兵的加入,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了,死多少胡人骑兵也不心疼,倒不是因为胡人,而是因为利益,死一个周人骑兵太费钱了。
而且养一个胡人骑兵也便宜,要不了什么钱。
张灿也是聚众昌的一名代表。
不过不是代表他个人的身份,而是以镇虏城军方的名义加入,同样的还有威远关一名,团山口一名,威远关一名,加上河西营,总共五人。
但是张灿的骑兵,直接关乎到商会的利益,所以张灿要亲自向商人们提供一份章程,关于军队的变化。
这是王信的要求。
这该怎么写?自己还要向商人负责?将军的思路,自己完全跟不上啊,张灿埋头苦思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