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日高悬,地面碧绿。
风吹草低见牛羊,也带来了一丝丝的凉意。
虽然失去了一半的牛羊,但是得到了单于兄弟的地盘,那王信的大方,超出了自己的想象,巴特尔内心虽然隐隐不安,却压不住喜悦。
等确定周军离开后,巴特尔叫来几名儿子,一脸的严肃:“你们兄弟要团结。”
巴特尔的儿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么交代他们。
“很多人对我不满,因为我第一个同意那周军将领的要求,而我又得到如此丰厚的报酬,必然引起很多嫉妒,所以未来的十年里,我们父子要齐心协力,不要轻易得罪人。”
原来如此,几名儿子也知道他们父子引起了太多人的不满。
大儿子说道:“赤那台吉放了话,说要让我们好看,他会不会攻打我们?”
赤那第一个离开,得罪了王信,王信派人扫荡了他的地盘,大家都晓得,为什么这次周军能准确的找到他们,因为单于部内部出了叛徒。
光有经验丰厚的猎人不行,可有了硕尔辉的带路,原来单于部各个部落的踪迹就瞒不过周军了,所以赤那台吉遭受了巨大的损失,不光痛恨周军,更痛恨投靠周军的人。
“赤那是个莽夫,没有头脑,我不担心他。”巴特尔摇了摇头。
实力大损的赤那不足为惧。
突然。
有人掀开帐篷帘子,进来说道:“台吉,乌恩来了。”
“他怎么来了。”
巴特尔的儿子们大惊。
乌恩是欧彦虎的三子,老大和老二跟着欧彦虎出征生胡,留下老三乌恩守家。
听到乌恩来了,巴特尔站起身,担心什么就来什么,事已至此,只能硬着头皮出去迎接,不远处,一百多骑手在部落外面等待,为首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。
“乌恩。”
巴特尔主动上去张开双手。
见到巴尔特的动作,那年轻人才下马,两人热情的抱在一起,乌恩虽然年轻,却性格沉稳,所以才被父亲留下来守家,看清楚了巴尔特的态度,乌恩开口问道:“听说巴尔特台吉投靠了周军?”
“谁说的?”巴特尔愤怒道。
乌恩笑道:“赤那去了我那里,已经带着他的人投靠了我。”
虽然没有明言,话里的意味却很清楚,间接告诉巴尔特,他对单于部发生的事情很清楚。
巴尔特不再说话,邀请乌恩去部落坐一坐,听到巴尔特的邀请,乌恩带来的人不安,纷纷开口劝慰乌恩,明显对巴尔特有提防。
“我相信巴尔特台吉。”乌恩当众说了一句,又转过头看向巴尔特,笑道:“巴尔特台吉是个聪明人。”
巴尔特用力拍了拍乌恩的后背,感慨道:“欧彦虎可汗是一条令人胆寒的毒蛇,却生出了一只英雄的老鹰。”
这句明贬实褒的话,令乌恩带来的人大多转变了态度,对巴尔特印象好转起来。
到了部落,巴尔特让人制作奶茶,并且加入茶叶。
帐篷里,喝着奶茶,巴尔特关心道:“欧彦虎可汗怎么样了?”
“可汗应该抵达了和林。”乌恩透露了一点消息,又笑道:“一切都很顺利。”
“和林啊。”
不少人惊叹一声。
那可是前元的首都,后来前明推翻了前元,前元遗部逃回和林,奈何内斗不断沦为了废墟,后来大周建立,吸取土木堡的教训,死磕瓦剌鞑靼,彻底消灭了两部,乃至于有了他们胡部。
其实胡部来源复杂,有极北之地的,有从西域迁来,还有大量关内汉人逃入的,不过被大周统一称为胡人,于是变成了胡部。
胡部先天性不足,各自为战,不是没有人想过统一大漠,实在是力有未逮。
没想到多年来不怎么出声的欧彦虎走到了最前面,竟然抵达了和林,真要是让他办成了,他将会是大漠实力最强的台吉,他自封的可汗也将变得有分量。
巴尔特想了又想,主动说道:“可惜欧彦虎可汗北征,无力支援我们,那王将军毫无信用,阴谋杀害单于,我们群龙无首,对付不了他,只能委曲求全。”
这句话实际上是向乌恩表达态度,乌恩虽然年轻,的确很聪明,抓住了重点,心里也有了底,安抚道:“巴尔特台吉不用着急,父汗会理解各位的苦衷,等父汗凯旋而归,到时候必定重开盟会,为各位做主,共讨大周。”
巴尔特毫不犹豫的说道:“那我等着可汗回来。”
乌恩脸上露出笑容。
虽然知道巴特尔并不真诚,这些墙头草,谁的实力强,他们就投靠谁,目前需要稳住他们,只要不让他们彻底倒向大周,才是大板升急需的。
父汗需要时间,自己要做的是为父汗争取时间。
等父汗大胜归来,没有了单于的单于诸部,接下来很容易投靠父汗,父汗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整个单于部,至于那周军将领所做的一切,乌恩看起来只觉得儿戏。
真以为杀死了单于,单于部就归他了?
想学自己的父亲,他还嫩着呢。
乌恩一脸骄傲。
父汗阴谋杀死莫必胜,前提是足足等待了二十年,做足了准备,一直等看到机会才动手,他一个小小的王信,凭什么和父汗比?
竟然也学起父汗阴谋害人,实在是玷污了父汗的行为。
乌恩一直为父汗的“神来之笔”,轻而易举的消灭莫必胜而骄傲,结果王信也来了这一招,很多投奔到大板升的胡人在骂王信不守信用。
这些骂王信的言论,乌恩不想阻止,可不阻止,又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自己父汗的行为。
——
朝廷发军饷,是官员来养军;经商养军,本质上是商人养军。
王信一直不想多事,奈何官员不给力,既然官员不给力,那就只能找商人了。
“周记的背后已经打探清楚了,原来是兵部侍郎李源。”
王信回到大同,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拜见张文锦,而是去了周记商号东家的大院,虽然不如京城贾府的大气辉煌,但也是炮楼角楼一应俱全。
“周东家和李源什么关系?”王信问道。
陶升笑道:“说来也是缘分,当初李源还未高中时,家里十分落魄,靠着周家的资助才能读书。”
原来如此。
王信点了点头,明白了两家的关系,本质上还是利益关系。
陶升是通译,官位不高,权力不大,又是大同的地头蛇,所以王信找到了此人,陶升亲眼看到过王信的本事,如何会拒绝,热情的帮忙。
王信带着亲卫,在陶升的陪同下,来到周家大院。
周家大院的周东家叫做周世明,昨日收到王信要登门拜访的消息,虽然猜到是什么事,但人家都找上门,上门就是,因此周世明一早就在家里等待。
听到管家的通传,周世明连忙带着府里人出去迎接。
王信主动拱手笑道:“周东家,不速之冒昧前来,还请恕罪。”
“不敢,不敢。”
没有见面的时候,周世明可以不理会王信,如今当面,周世明不敢失去礼数,非常的气,请王信先走。
一番寒暄,进入了周家大院,王信倒是好奇,四处看看有没有挂着红灯笼。
房屋的布局和建筑风格,倒是有几分相似,不过还真没有看到高高挂起的红灯笼,可能是自己来的地方不对,这里是大厅,又不是姨娘太太们住的地方。
收回了好奇心,王信端起茶杯,喝了一口茶,见气氛差不多了,才问道:“我请周东家去威远关一趟,周东家不去,难道是我有何处得罪了周东家?”
第一次见到王信,与想象中的不一样,听到过此人的事迹,周世明心里一直以为此人嚣张跋扈,如此的性子,找他们商人能有什么好事。
周世明不想得罪他,但也不怕王信。
周家本来就是大族,没有李源这个靠山,还有其他的人,总之朝中有人,不怕王信胡来。
今日一见,没想到王信如此气,倒是令周世明出乎意料,于是温和道:“老夫前些日子身体抱恙,实在是不能出远门。”
王信没有计较,自己和周世明无论年龄还是见识差了不知多少,自己和他能有什么共同话题?总不过是利益。
利益才是最可靠的。
王信直接说道:“我和几家东家已经讨论过,打算在赤儿山一带筑城,取名镇虏城,不知道周东家可有意参与?”
如果不是没钱,王信真有打算自己修建。
不过想了想,修建城池是小事,重要的是未来,自己难道只打算修建一座城池?以及许多事情,如果是自己出面,会有很多麻烦,可要是别人出面呢?
自己办不到的事,利益可以办到。
周世明还没反应过来,面露迟疑,见状,王信又提醒道:“我已经灭了单于。”
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这要是还不懂,那王信不得不考虑,这周家如此大的基业,到底是以是商立的基业,还是以权立的基业。
如果是后者,那么周家就要淘汰掉,这种是负面的,只会带来危害。
当然,在大周朝,两者没有那么清晰,不过呢,还是有些区别的,王信需要的是能保持基本商业原则的商号,而不靠着权力巧取豪夺的商号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