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红楼兵圣 > 第221章 王信是威胁
    文华殿。

    忠顺亲王再次入宫。

    “叔叔。”皇帝已经急不可耐,希望从忠顺亲王口中听到好消息。

    忠顺亲王点了点头,安抚皇帝的忧虑,见到叔叔的态度,皇帝果然缓和了下来,忍不住露出微笑,太久了,他需要一个好消息。

    “臣见了冯胖子,据他所言,大板升叛乱,此事非同小可。”忠顺亲王知道皇帝想要听什么,没有隐瞒,第一时间告知。

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,皇帝不但不着急,反而越发高兴。

    当初就是因为罗明的失败,太上皇借机夺走自己的兵权,如今大同的事情,京营是内阁派去的,张文锦取代冯庸也是内阁的主意。

    谁都知道内阁的背后是太上皇,想到这里,皇帝忍不住询问:“有没有机会?”

    如果大同失败了,太上皇的必然受到影响,能不能从中拿回一些权力,最好能重新夺回兵权,否则每日失眠,梦中惊醒,皇帝不想继续过这样的日子。

    忠顺亲王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说起冯庸告诉他的信息,“河套地区土地肥沃,至少可以养活一二十万人,控弦之士不下十万,多年来一直保持平衡,借助内部的矛盾,先是扶持单于部,不让河套地区统一,然后在大板升诸部间分化,所以才有大同这些年的稳定,如今平衡打破了,河套地区统一,光凭借大同的力量贸然出击,一着不慎满盘皆输,很容易全军覆没。”

    冯庸的能力毋庸置疑,他的眼光肯定是没错的。

    他都认为大同很难平定胡乱,需要从长计议,想到这里,皇帝忍着欣喜,担忧道:“那张文锦能力如何?”

    皇帝担心张文锦能力出众,真把胡乱给平了。

    忠顺亲王摇了摇头,“冯庸说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,如今独当一面,能不坏事就已经是好事,唯一值得忧虑的是王信。”

    提起王信,皇帝脸上忧虑更甚。

    这位年轻的将领,从军不过三年,却已经名声远扬,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棋子,谁也无法否认,此子的带兵之能。

    忠顺亲王又笑道:“此人终归只是游击将军,力量有限,凭他的力量是无法平息胡乱的,有他在大同,反而不至于让大同的局势落到最坏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听到叔叔的想法,皇帝心情也峰回路转,无论如何,又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局面,又不至于让大同遭受太大的损害,的确是最完美的结局。

    只是皇帝又想到一个人,提醒道:“大同还有一支天成军,据说这支营兵战斗力不弱,会不会?”

    “不会。”忠顺亲王肯定的说道:“此人想当大同的节度使,巴不得张文锦失败,怎么会希望他成功。”

    皇帝面色复杂起来。

    以文制武倒是没错,自己以前也希望以文制武,只是被太上皇抢了先手,借助周道丰控制内阁数十年,满朝皆是周道丰的门生故旧,反倒是压制了真正忠君爱国的读书人。

    刘儒数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,可孤木难撑,地方上也有蔡文这样的名士奔走,可终归有力无处使。

    “顾不上那么多了,此人只要能投靠朕,朕愿意重用他,只希望他能不辜负朕才好。”皇帝长叹一声。

    侄儿皇帝把问题想得简单,那人还不一定投靠过来呢,忠顺亲王自个都没有把握,不过这些事没必要说出来,忠顺亲王严肃道:“皇上最近要多请安太上皇,不要惹太上皇恼怒。”

    皇帝吓了一跳,连忙问道:“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“越是有大动作的时候,越是要保持恭敬,这道理刘儒也没教过吗?”忠顺亲王尝试给刘儒上眼药。

    刘儒的作用越来越小,能影响皇帝的人越少越好。

    皇帝面色沉了下来,听到叔叔的话,心里五味杂陈,希望自己的运气好起来吧,大同那边,不要出意外才好。

    忠顺亲王入文华殿,需要经过会极门,不远处是内阁。

    会极门人来人往,多得是眼睛盯着。

    很快,周道丰就收到消息,不过周道丰并没有阻止,而是招来张吉甫,张吉甫最近忙碌不已,大权在握,离首辅的位置不过是个名份而已。

    恩师突然来找自己,张吉甫内心惊了一惊。

    “弟子犯了错?”

    张吉甫见到周道丰后,实在想不到自己最近做的事有哪件事不对,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,颇为失礼。

    周道丰毫不在意,淡淡说道:“你太把规矩当回事了。”

    张吉甫皱起眉头,仍然没有明白。

    周道丰心里感叹,果然是人无完人,张吉甫最重规矩,靠着利用规矩,的确颇为出彩,可终归从小一帆风顺,没有吃过苦头,也没遇到过挫折。

    “让张文锦守成有余,开拓不足,此人恐怕应付不了大同的局势。”

    “大同有永兴军,天成军,还有王信的河西营三支精兵,光永兴军的铁甲奇兵就能令胡人无可奈何,张文锦只要不犯错,难道还对付不了欧彦虎?”

    欧彦虎的名声并不显,一直是莫必胜,如今靠着下毒偷袭背叛杀死了莫必胜,但也说明此人实力远远不如莫必胜,否则没必要行小人之举。

    胡人也是人,是人就不会崇拜小人,欧彦虎如此做法,对他的名望也是极大的打击,如果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,必然不会这么做。

    关键是张吉甫不认为自己会看错人。

    王信答应了自己,自己也承诺了给王信的回报,等功成后,升他为参将,大同军镇分出一路,由他独自带领。包括天成军的胡立勇,自己也给了他丰厚的承诺。

    还有永兴军上下将领,该升官的升官,朝廷大开方便之门。

    看到得意弟子的茫然,周道丰心里暗叹,这位得意弟子仕途顺利,向来身居高位,靠着自己的威望,地方人无人得罪,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些。

    以前他这样做没错,因为他头上还有自己,如今他自己出来做事,负责一切,那么这样做就会出问题。

    别的方面,这位弟子都是满分,包括重视规则,原本也没错,奈何太过依赖。

    “告诉张文锦,尽快招降那欧彦虎。”周道丰缓缓的说道,说出的话,令张吉甫大惊失色,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之色。

    不等张吉甫询问,周道丰已经详细解释。

    “欧彦虎没有趁机攻入大同,说明他目前还没有要和朝廷彻底翻脸的想法,既然如此,张文锦去招降他,正合他的心意,必然能成功,不费吹灰之力平息胡乱,这将是张文锦的功劳,立刻升了他的官调离大同,另择一人去主持大同局面,争取用三五年的功夫,再来解决欧彦虎之患。”

    欧彦虎能抓住机会一举掀翻莫必胜,却没有抓住机会攻入大同,是他疏漏了吗?

    周道丰不信,说明此人更为可虑。

    能忍住诱惑不入侵大同,此人必然有更大的利益,不是南就是北,此人竟然不满足统一河套,而是要统一大漠,如此魄力,这些年竟然没有发觉到此人。

    此人是真正的大患,如果不遏制此人,十年二十年后,此人要是真的做到统一大漠,那将会是大周最大的敌人。

    不是不可能,靠着河套地区的肥沃和人口,如果不阻止此人,反而是很可能发生的事。

    应该第一时间阻止此人,趁其还弱小的时候提前消灭。可现在不是时机,因为忠顺亲王入宫,他的想法,包括接下来的手段,周道丰心里有所预料,并不难猜,虽然机会不大,可一丝机会也不该留给别人。

    所以为了堵住所有的可能,那么大同就只能胜不能败。

    为了保证胜利,必须要稳住欧彦虎,无论是现在的利益,还是长久的利益。周道丰露出疲惫的眼神,既要稳住内斗,又要看顾天下社稷,年龄太大了,实在是跟不上以前的精力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的得意弟子,周道丰严肃道:“盯着林如海,一定不能让此人入京。”

    张吉甫向来认为自己并不比恩师差,在京城的这段时日,天下瞩目之中,沉稳的应对一切,自信的认为自己已经不弱于恩师。

    可今日恩师的召见,如当头一棒,敲的张吉甫头昏眼花。

    虽然周道丰提醒,张吉甫还是没有明白,下意识问道: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林如海入京,王信必然支持此人,以此人的手段,加上王信的能力,大同真的会变天,那才是大事不妙,比欧彦虎之患更为严重。”

    所有的口子提前堵住,不给对手留下一丝机会,令人绝望。

    这才是周道丰。

    张吉甫清醒了过来,深深的鞠了一躬,自己还是被这段时日的得意冲昏了头脑,看着是冷静卓然,实际上已经忘乎所以,幸亏有恩师今日叫醒了自己。

    恩师一直没有出手阻止自己,而是冷眼旁观,因为那时候,自己肯定心里不服。

    想到此,张吉甫越发感动,几十岁的人,眼圈竟然湿润起来。

    “不必如此,你能如此,已超过了天下九成九的人,万不可小觑自己。”周道丰不希望张吉甫身上的傲气受到影响,一个人要有傲气。

    自己不喜欢王信,因为此人身上的傲气。

    此人太傲了。

    以文制武,想到如今大周的风气,周道丰不信此人能接受,所以不愿意用此人,此人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,只可惜太过忠良。

    大忠似奸啊!

    看到过王信,周道丰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意义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