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相亲 > 34:给我一个支点
    日子依旧这么痛苦的过着,在不知不觉中,又到了冬天,大地上的万物都披上了洁白的盛装。

    绿云药业每月的10日发放上个月的工资,发工资当天的上午10点多钟,我刚收到工资打卡的短信息。心想,这一回可不能再垫钱了,工资要省着花,虽然只有3000块钱,也可以和女朋友们一起出去吃几顿饭了。

    老崔对我说:“你现在去长春出差,晚上在长春办事处讲课。”

    我又是一晕,望了望窗外。寒冷的冬天,北京的天空在飘雪,长春的天气至少比北京还冷吧,老崔安排员工出差的时候,能够想到给予员工一个准备的时间吗?

    冷静了片刻,我很严肃的对老崔说:“崔总,现在是上午十点钟,你要求我今天晚上在长春办事处讲课。到长春的火车只有中午12点这一班,就算我马上去车站买票,也不一定能够买得到。更何况,出差垫的很多钱还没有报销,我现在没钱再出差了。”

    老崔拍了桌子,说:“没钱,你扯淡,刚发了工资你说你没钱。”

    我理石气壮的说:“好,我们先抛开费用不说,冬天让一个员工去零下二十多度的长春出差,中午12点的火车,上午10点才通知我,足以证明你太不职业了。”

    老崔脸红脖子粗的嚷了起来:“你……你是不是不想干了?”

    我也拍了桌子,说:“我就是不想干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辞职吧。”

    我说:“辞职没问题,你能不能给出一个让我辞职的理由?”

    老崔哆嗦着手指头,指着我的额头说:“让你出差,你不出差,你说你没钱,简直是一派胡言。刚发了工资,你怎么可能没钱呢?就算没有钱,都不能想想其他办法吗?周围都没有朋友吗?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,以后工作怎么能行?……”

    我实在听不下去了,打断了老崔的话。他的话我也不准备再听了,老崔和我划的不是一套拳。最后,我只好说:“OK,我辞职。”

    老崔的理由让我“佩服”的五体投地,我不是态度的问题,也不是克服不了困难,只是,无法忍受这么一个土鳖领导。

    辞职后,我又搬回了王晖的住处,几个穷哥们又可以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。大家的日子过得都很紧张,不仅收入低,还得应付房租。

    日常的消费方面,冬天的蔬菜都快吃不起了。我们每星期买一次菜,每次买菜的时候,都是用集资的形式,每人出十块钱。

    王晖很会精打细算,尽量把菜买成大白菜和葱头,这两种蔬菜容易存放,其他蔬菜在冬天都是比较贵的。

    这一阵子,我没有工作,和曾娜的约会却并不多。为什么?因为囊中羞涩,请女朋友吃饭的钱都需要算计,还有什么资格约会?我们尽量用QQ视频联系,周末的时候才在一起吃一顿经济餐。

    我不断的投递简历,也遇到了几次面试的机会。面试官每次都问我从上一家公司辞职的原因。

    这种时候,我只说是领导的问题。面试官每次都很喜欢追问下去。我只好又说是不喜欢领导的做事风格,面试官开始对我摇摇头,说:“你要学着去适应领导,不要让领导去适应你。你们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,太自我了。你可以认真的去反思一下自己,找找自己的错误,对你日后的发展会有好处。”

    有一次,我被面试官这么说,心里实在憋不住了。对他说:“你知道我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傻B领导吗?你见过他吗?你调查过他吗?你了解他吗?你什么都不知道,凭什么认为是我的问题?”

    面试官听我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,那种表情像在看一个神经病人。我知道,人家的心理觉得我是不可理喻的。

    内心里不愉快的记忆,不但不被人理解,还被人不分黑白教育一番,那种心情是最难以压抑的。

    很多人喜欢没有调查事实的真相,就去给人下结论,这也恰恰是不懂沟通的一种表现。职场的失利,面试的一次次受挫,让我对求职产生了噩梦。

    当你越怕被问到什么问题,就越会被问到什么问题。一旦被问到,你回答的时候就会夹杂一些情绪,从而影响面试的效果。

    我经过的几次面试,每次都是“郁闷”的结束。三个月前,《迷宫城池》和北京一家出版商签了简体文字图书出版合同。

    本以为辞职后可以用稿费养我一阵子,书出版了,看到样书却让我大失所望。印刷的质量极差,从封面设计到内文的校对,每一点都体现了粗枝大叶。就连版权页的“字数”上面,都少印了一个“零”。

    纯字数14万字的稿子,结果印成了14千字。很厚重的一本书,这样被他们一搞,似乎成了一万四千字。

    这家出版商的发行显得更差,这么大的北京城,只有两家新华书店有货,而且放的位置也是最不显眼的地方。大部分的书店都找不到这本书,市场上的铺货没有,读者找不到这本书,怎么能卖好?

    我打电话给他们公司的发行部门,才知道该公司的发行部只有一个85年的小姑娘在负责全国的发行工作。我没说两句话,就被顶了回来,小姑娘批评我不懂销售,不要乱插嘴。一本好稿子就这么被糟蹋了,虽然是出版了,似乎只是名誉的出版。

    付稿费的日子到了,我一次次的打电话催促,人家嚣张的要命。前几次都冲我咆哮说他们现在不方便,接下来就不接电话了。

    《迷宫城池》这么好的作品,从创作到出版,每一段文字都历经了千辛万苦。本想这本书让我一鸣惊人呢,这种梦想却化作了一缕青烟。

    春节又快到了,年底了,面试机会却变热了起来,很多单位到了人员流动的旺季。面试的机会不少,多数也是小公司,给的待遇极其低。

    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,从未提薪资待遇,就通知对方来面试。经过几轮过五关斩六将的面试。对方决定录取我了,提出的薪资却只有2000元,让人根本没法接受。

    我也渐渐的“浮躁”起来,再有公司邀请我去面试的时候,只要是不出名的小公司,我就问一下对方能出多少钱。

    当你问及他们待遇的时候,对方却总是不高兴。有好几次,我在电话里问了待遇。对方措辞严厉的教训我,说:“年轻人不能这么现实,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。如果给你钱多,你干不好,公司也不会让你呆长久。能给你多少钱,关键看你的能力,看你给公司贡献多少……”

    我听得烦了,说:“少废话,你们到底能给多少钱?”

    对方立刻骂了起来,冲我嚷:“怪不得你都没有工作,原来素质这么低,来了我们公司也不会要你。”

    这样的事情,我一共经历了五次,都是聊着聊着就骂起来了。本来是一件高高兴兴的谈话,人家问及待遇难道不应该吗?找工作是双向的选择,你要人家来面试,是因为看了对方的背景才考虑的,人家也要看一下你们出的钱,决定是否会来。

    为什么会问出一场场的“骂局”,说明一个问题,在中国劳动者地位太弱势了。本来是雇佣方和劳动者一种平等的沟通,为什么人家不能询问待遇?

    劳动者在面试之前不能问待遇,却成了这个社会普遍接受的现象。当你问了待遇,还会说你心态有问题。我觉得从来不问待遇的人,才是心态不好。至少不够诚实,心理想的什么不肯说。

    谁会大老远的跑过去面试,不关心自己以后挣多少钱呢?任何买卖的双方,洽谈的时候都应当是透明的。如果一方故意不透明,就是这边出了问题。我询问待遇只是不希望大家都把时间浪费了,你可以不说具体的薪资数额,最起码告诉我一个范围。

    让人家白跑了好几次,录取的时候才发现,自己苦苦应聘的工作却是没法接受的。用人方也别总是假惺惺的说,我们公司会根据你的能力,酌情考虑给你定待遇,这些都是中国式面试官常说的屁话。

    在网上挂着简历,还会不免于保险公司的骚扰。保险公司总是在网上搜索简历,不管你是否投递,他们都会找到你。每次都说他们在招聘储备干部,邀请我去听课。我有过以往的经验,立刻告诉对方说:“傻B才去呢。”

    对方回答我,说:“你连工作都没有,跟傻B也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经过我们互相的损对方后,双方挂了电话。我骂了他们,也解了气。终于有一天,我接到了一家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。

    猎头顾问的名字叫做Tony,他细心的询问了我目前的基本情况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个电话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。

    Tony说:“我推荐的这家企业是一家德资的制药企业,名字叫PD,你之前了解过吗?”

    在制药企业里面,几个知名的大外企都是家喻户晓的,我忙说:“我知道的,这家公司很有名。”

    “PD公司正在招聘一个培训顾问的职位,您有兴趣吗?”

    “好呀,如果能进外企,我可烧高香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请问你对薪资的要求是多少呢?”

    “对方能给多少呢?”

    “月薪应该在10K到15K之间,你对这样的薪资有意见吗?”

    “10K和15K代表什么?”我在民企工作的时候,从没有用K来计算过薪资,都是说标准的汉语文字,一点英文的成分都不掺合。

    Tony解释说:“1K代表一千,10K是1万元,15K就是一万五千。”

    我瞪大了眼睛,自从来到北京这些年,一直没有超过3000元的薪资大关,如果一下子涨到10000元以上,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划时代的飞跃。

    正想说这种待遇很好,我求之不得呢。忽然,我打住了,不希望然对方看出我的老底子,这样的话会看不起我的。我镇静了片刻,说:“我可以接受这种待遇,主要还是看重外企的工作平台。”

    Tony笑了笑,说:“好的,我把你的简历推荐过去,尽量为你争取一个面试机会。”

    结束通话的时候,我的心情波涛澎湃,这么好的一个机会,能给抓的住吗?此时此刻,我忽然有一种预感。

    外企,在一步步朝我招手了……

    回到家,我和王晖讲起了这件事,公司肯花钱请猎头帮自己寻觅人才,工资都比较高。没有实力的公司肯定不会请猎头服务,凡是猎头服务的公司,都是在挖掘比较优秀的人才。

    古有三顾茅庐,今有猎头公司。今天能被猎头公司盯上,我总算提起了自信,说明咱还是一名相对优秀的人才。

    Tony将我的简历推荐给PD公司后,面试通知很快发了下来。我在一周内,经过了PD公司的初试和复试。

    复试的时候,我试讲了课程,那时候我的课程讲得已经比较专业,这两次面试彻底改变了我贫穷的命运,外企向我伸出了橄榄枝。

    PD公司给我订的薪资是13K,任职培训顾问。每年有七天的带薪年假,年中还有一次出国旅游的机会。

    我算了一下薪资,一年能拿到15万的收入,每年还能出一次国,真他妈的太爽了!当时是2008年末,能够拿到这样的薪资,已经算是高级白领了。这件事标志着我走向了成功的第一步,穷哥们终于翻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