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拍拍小传义的头,看向跪伏一地的百姓,言语十分激动:“坦白讲,一群老弱自请出征,朕无论如何都不该应下。”

    “正如太师所言,国家的大事不是儿戏,朕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东陵的未来。”

    “朕是东陵的领头羊,所言所行必须为东陵负责,所以更要谨慎小心。”

    “在朕接到消息时,朕深思熟虑后,还是决定驳回白家的请求。但是此时此刻,朕改变主意了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在你们身上,朕看到了东陵人的风骨与气节,朕准你们出征,去夺回属于我们东陵的一切!”

    “希望通过这事,天下人能以白家的气节为榜样,齐心协力共御外敌,还我东陵山河无恙,盛世太平!”

    一番话,说得声情并茂,慷慨激昂!

    仿佛他就是那圣明的千古一帝。

    白明微再度露出预料之内的神情,但却与白家的女眷跪伏在地上,三呼万岁。

    百姓听到元武帝的决定,欢兴鼓舞地称颂“陛下圣明”。

    群臣的表情十分复杂,却都不敢说什么。

    其实仔细听都能明白,元贞帝的话华丽好听,把他明君圣祖的形象树立得十分完美。

    然而,他的话处处是陷阱。

    与秦丰业的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,所表达的真实信息只有一个,那就是:拿不回五座城池,白家死定了。

    他毫不吝惜地称赞白家,想必是笃定白家人这次会死得彻底。

    可尽管如此,白明微也毫不在意。

    她要的,自始至终只是一道准允出征的圣令。

    只要能前往边关,一切才有可能。

    事实也正如白明微所料,给个甜枣再打个巴掌的事,很快便来了。

    只见元武帝肃了神色,严肃地道:“朕被白家的气节所打动,冒如此大的险允你白家出征,这是把东陵的命运押在尔等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但自从阴山一战后,东陵国力损耗严重,此次出征,你们面临的将会有人手和粮草的短缺,你们准备好如何扛起这个责任了么?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:没人,也没银子,你们想去可以,但不会得到国库的强有力支持。输了的话,后果自负。

    单纯的百姓还未想到这一层,但群臣都是人精,知晓元贞帝的意思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沈自安看向跪了满地的人,欲言又止,但最后什么也没说。

    “陛下,为了东陵,我白氏一门义不容辞!军令状立下,此番北上,必将外敌驱出东陵,还我锦绣河山!”

    回话的不是白传义,而是白明微,她回答得干脆有力。

    元贞帝大喝一声:“好!”

    情绪亢奋而激动,眼里流露出满满当当的自豪感。

    然而,白明微知道,他只是生怕自己反悔,收回之前的话,所以才迫不及待地应下。

    接着,元贞帝又道:“不愧是白家人!真是好志气!如此,朕与百官万民就期待白家的捷报,希望尔等好好表现,不要重蹈覆辙!”

    白明微的心,至此落下。

    她拱手:“遵命!”

    元贞帝道:“户部、兵部,立即做好准备,三日后出发!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沈自安略微迟疑,但还是把话说出来:“请问陛下,主将战袍,该比对几品将军拨出款项?”

    经沈自安提醒,后知后觉的百姓,方才还沉浸在浩荡皇恩的圣光中,此时才反应过来,元贞帝并未恩封白家人。

    那么,谁是主将呢?

    又拨多少士兵呢?

    三日后便出发,莫非把一群妇孺送上战场就完事?

    还是说,还需要关着门再商量一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