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转眼就到了8月。
今天是周四,也是发上个月工钱的日子。
小凤算是技术岗,所以拿的就是技术员工资,定15级技术助理员,一个月42.5元,对应行政级别就是24级。
这还是没有转正。
明年转正就是14级助理员,一个月48.5元。
这丫头拿着钱喜滋滋的。
“小凤,你的多少钱?”这时候冯丽丽凑了过来。
冯丽丽是三年中专生,所以比小凤的定级低了一级。
别看现在第一级,一年后都升一级,可以后想要追赶,可不是那么好追的。
因为每三年定一次级别,你要是升不了,那就是6年以后才能追上了,在评一次,那就是想差9年。
九年的时间,你拿啥追?
小凤看了看左右,没有人注意她们俩,这才小声的说道“我的42.5,你的呢?”
“我定级比你低一级,我是37。”
“走,这里人多,咱们回办公室说。”两人拉着手就朝着办公室跑去。
半个月的时间,两人也算在绘图室混开了,就是技术科也都有个脸熟。
尤其是小凤。
别看年纪小,看着也是文文弱弱,就是个子有点高。
可武力那是七八个男人都近不得身的。
虽然看着温柔,可软软的手上,都是力气。
有个男同志想要和她开个玩笑,直接被她一个倒摔,狠狠的砸在了地上。
从此就没有人敢在她背后搞小动作了。
而且力气也是极大。
抱着一百多斤的母件跟玩一样。
最大的极限就是184斤极限。
这让所有人都咂咂嘴。
这女人惹不起。
要是稍不注意,估计就是一通好打,关键是还打不过,说又丢人。
也就没有人在敢招惹小凤了。
这丫头也落了个清闲。
天天跟在陶美丽的身后,看着她是如何做的,努力的学着各种知识。
办公室的人领了工资都回来了,各个是笑口常开的样子。
这里只有陶美丽是9级技术员,其他人都是10级或者11级的。
“小凤回来了,今天姐发工资了,中午请你吃好的。”
“美丽姐,应该我请您才对。”
‘你才多少钱,放心吧,我今天带了家里的饺子,中午热了吃。’
“好。”小凤眼睛冒星星的说道。
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,下班铃声响了几声。
然后就是一首歌就播放了出来。
下午五点,随着歌声,白班的所有人都下了班。
办公室有夜班执勤人员。
车间里,每组也有交班的老师傅在。
并不会出现白班走完后,夜班来了没有任何头绪的说法。
本来想要三班倒的,条件不允许。
两班倒,已经是汽车厂运行的极限了。
“妈,这是我发的工资。”到家了,小凤喜滋滋的掏出了钱。
“呀……养了这么多年,终于见到回头钱了,还真不少呢。”大姐查了查钱,整整42.5元。
“你这上了半天班,都有一个月的工资呀?”
“嗯,所以说,汽车厂是很多人都想进的工厂。”
沈河不说话,就看着小凤自己嘚瑟。
游梦琳也是捂着嘴轻笑。
“好了,这是你的第一个月工资,妈拿20,剩下的一半你自己买点东西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。
这20作为咱们的生活费。
肉票给你2两,粮票给你3斤,工业票呢,都给你吧。”
难得大姐这么大方,看来这个月的伙食又该很好了。
“姐,这是我的,我留50零花,票我拿了几张工业券,其他的留给家里,看看家里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吧。”二姐拿出来了一沓钱。
好吧,200多呢。
小凤看着自己的钱,翘了翘嘴巴。
“行啦,给小姨再给你10块钱零花。”二姐从50里面抽出来了一张十元的塞给了小凤。
“谢谢小姨。”小凤抱着二姐一阵亲昵。
大姐则是没脸看了,一家人都太宠这丫头了。
“大姐,这是我的钱。”沈河也掏出了钱。
沈河的钱最多,一大摞。
补助加上工资,这个月足足领了572元,除此以外,还有一大摞的各种票据。
这还是少算的。
每出一批汽车,厂里所有人都有提成。
一个没人少说十几块,多的30来块钱。
这差不多一个月到半个月工资了。
以后肯定还有更多。
这已经是同级别工人里面最高的工资了。
再高的话,就有分化同志关系的嫌疑,所以沈河定了最低的。
但是这已经还是很多了。
不过每笔收入,都有一个厂办开的条子,也有财务的签字和盖章。
在哪都是行得通的。
“哇……舅舅,你这太多了吧?”
‘多了也没有你的份,你手里已经有30了,不用想别的了。’不过沈河还是给了丫头2两肉票。
‘嘻嘻……谢谢舅舅。’要不是中间隔着二姐和游梦琳,估计这丫头能扑过来。
至于顾忌……这丫头脑子还没长大。
她这个样子,所以沈河就经常不和她挨着坐。
“大姐,这是我的。”游梦琳也拿出来了自己的“我留了20,零花和买食堂粮票足够了。”
游梦琳一个是56元。
大姐收了一大摞钱,有点愁人,“哎,明天还得去一趟银行,真够愁人的。”
一家人笑了笑。
现在家里的公账上,已差不多有一万来块钱了。
以后肯定会更多。
家里的人又不乱花钱。
衣服不用买,二姐直接在厂里用剩余的布料给家里人做。
都是做的那种中规中矩的衣服,并不是拿出去外售的。
所以家里基本每人都有三五套衣服,衣服压根不用买。
生活用的东西……那就更少了。
家里一些快要过期的票据,多的用不完的那种。
大姐都会捐给街道,街道会分给那些五保户或者贫困户家庭里。
不管是什么。
哪怕是一盒火柴也都是好的。
吃完饭,二姐又说了雨水的事情。
周日的时候雨水带着那个男同志一起回了家。
说傻柱见了没啥问题。
8月中就结婚。
也就还有半个月的时间。
而且厂里也分配了房子。
还不是二姐在中间周旋了一下。
谁不知道服装厂里沈绣沈科长才是说话算话的那个人吗?
房子就在东直门边上,距离厂里很近,也是二姐送自己徒弟的礼物了。
不过这事二姐没说,小两口高兴着呢,这要是说了,虽然感激,可内心什么想法就不得而说了。
结婚的随礼,二姐决定了,家里不是还有很多工业券吗?反正用不着。
沈河点头同意了,拿出来50张吧。
二姐点点头,雨水没有爸妈了,虽然有个哥,也不是靠谱的,她这个当师傅的,给置办三转一响也是应该的。
虽然不是掏钱,可是工业券本来就难弄。
至于各种票据,比如自行车票和缝纫机票还有手表票。
就是沈河都没有,可想而知京城多缺这些票了。
没有票只能用工业券抵扣,买一辆自行车需工业券20张、缝纫机需10张、手表需10张。
当然了,这些都是最少的,要是买贵的,工业券也更多。
基本上都是十元起一张票。
但是也不绝对,很多东西都是根据当年情况而定的。
比如脸盆,到了60年代末的时候,经济稍微颓废了一些,直接就是需要五六张才能买到一个盆。
正好大姐也在呢。
听了二姐和沈河的话,起身就到了礼物,拿出来了一个盒子。
把工业券数出来了50张,布票想了想,也拿了20尺出来。
还有棉花票,也拿了10斤。
一起塞给了二姐。
“既然做人家的师傅,既然给了,就不能小气。”
二姐笑了笑,大姐这时候倒是大方了起来。
也是,主要还是心疼雨水这丫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