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这段时间,任何事情都过得十分顺利。
月底,禾博文的月考成绩已经爬进了全校第一了,只要发挥稳定,绝对稳进京城的大学。
他们现在的月考试卷用的是梅江卷,比不上京城卷,试不出真正的考试成绩。
不过,江予川帮他拿到了京城的月考卷,禾博文赶在高考前将试卷做了出来。
学校老师加班加点帮他改出来。
最终成绩542分。
妥妥的上重本的分数线。
只比去年京城大学的分数线差8分。
学校里的老师们全都震惊了,这意味着,禾博文只要努努力,就能上京城大学了!
这将刷新他们梅江9中的历史!
禾博文可能会是第一个考入京城大学的学生!
还有几天就考试了,老师们表现的尤其积极,恨不得把所有知识传给禾博文,帮他把那8分拉上去。
就差8分了!
禾博文心里也着急,胜利就在前方了,他将那套试卷反复研究,又把错题抄在错题集上,晚上就做针对性的训练,重点研究错题。
很快,向北结婚的日子到了。
一连精神紧绷的禾博文在这天请了个假,跟着家人一块去喝喜酒了。
他们一家全都没闲着,禾念安与向南给刘慧英当伴娘,帮她提东西,发喜糖,挡酒,江予川和孟寻州则跟着向北迎,接亲。
禾博文帮忙写情收礼金,江秋水到处帮忙,一会在前厅招呼人,一会去后厨看着菜。
禾小福则被安排守在婚房,到时候帮新郎新娘滚新床。
结婚当天相当热闹。
来吃酒席的人特别多。
崔竹英就是这样带着家人误入了酒席现场,她本是来塑料厂家属院寻朋友的。
来梅江有段时间了,他们准备回去了,临行前,想碰碰运气,来家属院找找人。
运气好的话,这辈子说不定还能再见上老朋友一面。
“有人结婚,我要去看新娘子!”
小孙女李苒没见过国内的结婚现场,兴奋地冲进人群,要去看新娘子。
苏溪怕她跑丢,追了上去。
“这孩子,怎么乱跑。”李承润斥责了一声。
“没关系,小孩子没见过,爱凑热闹也正常。”
崔竹英笑了笑,对儿子说:“遇到就是缘分,我们也去上份情,吃个喜酒,沾沾喜气吧。”
“行,都听妈的。”
李承润从钱包里拿出200块钱来,找人问了上情的地方,带着崔竹英去上情。
禾博文正低头在本子上记上情人的名字,眼前就递过来一叠纸币,目测有好几百。
周围人也震惊了。
“向北家何时有这么有钱的亲戚了啊?”
“这看着可有好几百啊,够我们几个月的工资了,出手真是大方。”
“看不出啊,难怪向北去海城几个月,就挣了好几万,肯定是投奔了有钱亲戚。”
周围人的碎碎念,李承润母子只当没听到,笑着跟禾博文说:“上情200,名字就写崔竹英吧。”
“竹子的竹,英雄的英吗?”
禾博文一边问,一边又疑惑地看向他们,印象中,好像没见过向家有这样阔绰的亲戚啊。
难道是向北哥交的朋友?
可年龄也对不上啊。
“没错,就是这两个字。”李承润说。
“好。”
禾博文点点头,低头把名字写上,旁边坐着的另一个人给李承润递了一份喜糖。
“谢谢。”
李承润笑着接过,转过身正想走,就看到他母亲正盯着那小男孩看。
“妈,怎么啦?”
崔竹英回过神来,跟他走出人群才小声说道:“儿子,你觉不觉得这小男孩有些眼熟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