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中在梅江并不怎么出名,梅江有3所高中,9中排在最末,师资差,环境也差。
学校连个正经图书馆都没有,就一间空教室,摆了几个架子,放了几百本书。
其他学校都是有吊扇的,他们却是靠着自身硬扛过夏天。
若是这件事宣传出去,以后他们得到的不仅是吊扇,还会有其他。”
经他这么一分析,禾念安才总算明白,为何校长和唐老师对她这么热情,当即一拍手心道:“既然如此,那我去请报社的记者来学校。
大肆宣扬一番如何?”
江予川摇了摇头,“主动宣扬有作秀嫌疑,我看唐老师他们应该会有所准备,你直接去领证就行,剩下的,他们会安排。”
果然,等禾念安去领证时,就有记者等在学校,还要给他们拍照。
唐亦游写文章投稿到报社,本来只是想在报纸上占个小角落就行,谁曾想,报社主任直接派人来学校采访了。
自从市长大张旗鼓的把市里的贪官都抓出来后,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新的爆点新闻出现了。
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具有宣传意义的新闻,报社主任当然不能放过。
立即要求记者一定要紧跟这个新闻,必须真实记录全部过程。
记者先是采访了学生们,问他们认不认识禾念安。
4班的学生都嚷嚷着认识,说了很多禾念安的好话。
接着他又采访了禾博文,禾念安在家是个什么样的人。
禾博文酷着一张脸,把他姐夸成一朵花。
最后记者才采访禾念安本人,以及唐老师与校长。
在来之前,禾念安其实已经做过心理准备,也准备了一些说辞,“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,在教育的路上,再小的改善都可能成为照亮未来的光。
我相信,有了这份清凉,他们能更加从容地奔跑。
未来,我会继续关注教育,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进来。”
她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,把记者都给说动容了。
旁边的唐亦游和校长十分配合,一边诉苦,一边把禾念安的捐赠往高处架,最后记者抹着眼泪,信誓旦旦表示,回去一定要写篇好稿子,把学校的情况,与禾念安的捐赠如实写出来。
隔天,禾念安的平安塑料包装厂,给梅江9中捐赠50台吊扇的新闻,就出现在报纸正中间的板块上。
大院里的人,拿着报纸纷纷跑来禾家送恭喜。
“念安,你现在可是出名了,你瞧瞧,还是头版头条呢,这可是长脸的事情啊。”
“哎呦喂,50台吊扇,好几千块钱啊,咱们9中的孩子,这下也是能吹上风扇了。”
“我们家孩子说,教室里四台风扇,凉快的很,这可真是得感谢念安了。”
“我都不知道9中的教学环境这么苦,跟其他两所学校完全不能比。”
“是啊,看校长说的,一下大雨,教室都漏水了。”
宣传效果超乎想象的给力,不仅禾念安厂里的订单多了,连学校也接到了捐赠电话。
禾念安现在的厂子,已经跟良心企业挂上钩了。
几千块钱打了个大广告,这一波不亏。
没想到一次善意的帮助,竟然给她送来这么大一个好处,禾念安真庆幸当初听了江予川的建议,接受了捐赠证书和采访。
“哎?今天的新闻头条总算是有点新鲜事了。”
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份报纸边走边聊,“梅江9中获赠50台吊扇,孩子们在酷热的夏天终于迎来一丝暖心凉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