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玄幻小说 > 儒道狂书生 > 第134章 七夕文会
    陆正看出来张勃想要他的文宝做什么。

    对方既然想修浩然正气,他不介意帮衬一把的。

    陆正走到书桌边,准备给张勃写一张文宝。

    张勃连忙道:“等一下还要去参加文会,可不能把陆兄累着了,我家中还有更好的文房,明日再请陆兄动笔吧!”

    张勃刚才耗费了不少精气神,也无法写出来,就怕陆正写了之后,等一下都没精神参加文会。

    况且这样的文宝,写在这种普通的宣纸上,实在是有些可惜。

    见张勃这么说,陆正也没有坚持,微微点头道:“好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学子惊诧道:“连张兄都写不出来啊,看来这几个字真的很值钱!”

    “我说我没唬人吧!我父亲虽然写得出来,但没陆兄写得好。”李昭悠悠说道,“就陆兄这水平,书法还能拿不了第一?”

    张勃听得不禁摇头,看来李昭几人并没有觉察出来其中的门道。

    陆正能写出来,并非是书法的缘故,而是有浩然之气啊!

    摆摊的学子看向张勃,好奇询问道:“张兄,这位陆公子是?”

    张勃是他们长川县很有才气的学子,居然对一个外县学子这么气,让旁边的几个本地学子都很是惊诧。

    张勃微笑道:“陆兄便是开阳县的陆正,那位天地秀才!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,皆是神色变幻,将目光投向陆正。

    有人大呼小叫道:“天地秀才啊!陆公子今晚也要去参加文会?”

    这一番吵闹,惹得附近的一些人都听见了,不禁纷纷过来围观。

    陆正还没有来之前,他的事迹就在长川县传得很广。

    现在真人来临,让不少人都走近,想要一观真容。

    “陆公子,还请教你是如何成就的天地秀才?”

    “陆公子,你之前的那首《泊秦淮》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,可还有另外的诗文?”

    “陆秀才今晚可会参加文会比试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时间,不少人围上前来,或向陆正打招呼,或向陆正请教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就连不远处凉亭里一些赏书画的人,都好奇出来一看。

    周玉见此,不禁脸色一沉,感觉被人抢走了风头。

    他脸色难看道:“那位就是开阳县的天地秀才?”

    旁边的一名学子低声道:“应该是了。”

    周玉冷哼一声,“听说他成就天地秀才,就跑出游学招摇,以博取名声,如今七夕文会,还想来出什么风头不成?”

    旁人听了皆是没有说话,他们对陆正不太了解,不好妄下定论。

    不过陆正的出现,确实让不少人都出乎预料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陆正面对这些围过来的人,神色淡定,尽量给众人解答一些问题。

    一番喧闹之后,不少人才满足好奇之心,然后告辞离开,晚上文会再见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还有人跑来搭讪,影响他们游玩的兴致。

    李昭几人带着陆正离开了这片地方。

    李昭擦汗道:“以前第一次去你们长川县学,都不见那些学子对我这般热情。”

    张勃笑着道:“那个时候,你没有名气,没几个人知道你是谁,和陆兄可不一样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李昭笑呵呵道,“刚才也是沾了陆兄的光,在那么多人面前露了脸,今晚更能长脸。”

    张勃看了看天色,提议道:“咱们逛了这么久,看时间也可以登船一坐,去歇息一下吧!”

    其他人没有异议,晚上才是最为热闹的时候,可不能把精力给用完了。

    一行人来到江边,前往开办文会的楼船。

    今年,长川县举办七夕文会,准备了两艘大楼船。

    皆是百米长的大船,甲板上还有三层木楼,张灯结彩,装饰布置豪华精美。

    陆正五位书生来到楼船边,随手展示了一下请帖,便有一位侍女恭敬领着众人登上楼船。

    至于张勃带出来的侍卫仆从,皆是不能上船,只能在江边等候。

    李昭看着江边大道上停靠的一些车马,低声道:“看来还有些人比我们先来啊!”

    侍女领着众人登上二楼,二楼不是普通的学子可以坐的。

    张勃乃是本县的优秀学子,所拿的请帖不一样,在二楼预订了位置。

    而三楼,就是一些大人物才可以去的。

    陆正几人拿的则是普通请帖,能来二楼,也只能和张勃同席。

    张勃看向侍女,开口道:“此君乃开阳县天地秀才,陆正,你们不该安排一个位置吗?”

    侍女不禁看向陆正一眼,倒也没有怀疑陆正的身份。

    毕竟能被邀请上楼船参加文会的人,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,谁不会蠢到冒用身份,让自己身败名裂。

    侍女恭敬低声道:“几位公子且坐,小女子这就去请示……”

    侍女躬身,迈着小碎步快速离开。

    没过一会儿,侍女再次回来,邀请几人换了位置,换到二楼窗边且靠甲板的位置,能够更好的欣赏江景。

    同时还拼了桌,五人坐在一起,倒也显得宽敞。

    每一层楼都预留有几个位置,就是为了预备给某些会突然到访的一些人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几人换了位置,并非占了别人的地方。

    侍女跪坐在一旁煮茶,侍奉着五人。

    李昭坐在那里看着窗外风景,笑道:“这个位置不错……那边那艘船,就是县主的那艘船吧。”

    众人看去,不远处的江面确实有一楼船,隐约可见一些人在上面走动。

    张勃转而看向侍女,询问道:“今晚,可是有丰城县主前来观赏文会?”

    侍女闻言低声道:“奴婢不知,但确实听闻今晚有贵人来,让我们做事务必用心,莫要出了什么差错。”

    “那没错了!”李昭笑眯眯道,“可惜我并无多少才学,不然定要好好表现一番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李昭目光在陆正和张勃两人身上瞟来瞟去。

    陆正视而不见,目光投向远方,悠然欣赏景色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一阵脚步声传来,又有人登楼。

    李昭侧目一看,发现几名学子上来,还是他熟悉的人。

    贾固几人也目光一扫,看见了陆正一行人。

    贾固眼眸闪烁,拱手打着招呼,“陆兄,李兄……”

    陆正几人见状,也纷纷起身打招呼。

    虽然双方的关系不算好,但不能失了礼数,免得被人认为心胸狭隘。

    当然,陆正也并没有把贾固这些人看成什么对手或敌人。

    过去的那些小打小闹,他压根不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君子怀德,当有容人之心。

    贾固看着陆正,笑呵呵道:“不曾想陆兄也会来参加长川县的七夕文会。”

    陆正开口道:“原本在山中游历,路过洪江之时,刚好遇到友人,又得知今日七夕文会,就过来看看,长长见识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贾固点点头。

    贾固带着几人,坐到不远处的一个位置。

    过了片刻,贾固轻步走到陆正几人近前。

    他端着茶水,看向陆正歉意道:“之前明月楼,贾某多有失礼之处,还未来得及与陆兄道歉,今日便以茶代酒,给陆兄赔个不是!”

    说罢,贾固举杯将茶水一饮而尽,以表诚意。

    陆正摆手道:“过去之事,陆某早已不在意,贾公子无需如此!”

    不管贾固是真心还是假意,陆正都不在意。

    贾固微笑道:“陆兄大度!”

    旁边的李昭见状,欲言又止,不过还是忍住什么都没有说。

    贾固顿了顿,又道:“几位可知,今晚有吴国的学子会来参加文会,听说也是一名天地秀才……”

    “嗯?”李昭闻言惊疑。

    贾固道:“是一位吴国商带来的人,据传那位天地秀才在吴国也颇有名声,不过具体有多少才学文气,没有打听出来。”

    李昭开口道:“不是什么花魁吗,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?”

    “秀才也有,花魁也有。”贾固说道,“我看他们吴人,就是专门来与我们比试的,这次的七夕文会,我们可不能输于人。”

    张勃皱了皱眉,这文会比试,岂不是上升到两国文斗的地步。

    平时他们长川县举办这样的文会,可不会有他国文人参与。

    而这一次吴国有备而来,他们这些学子并无什么准备,加之丰城县主都来观赏文会。

    要是文会比试真败于吴国文人,那脸就丢大了。

    贾固看向陆正,询问道:“陆兄参加文会,可有什么准备?”

    陆正淡淡道:“我只是来当看的,哪有什么准备。”

    参加七夕文会比试的,都是些秀才学子,他一个天地举人站出来做什么,以大欺小吗?

    再者,他确实没有什么准备。

    对于这样的比试,陆正不是很在乎,只是觉得有趣,今晚能有一些好戏看。

    贾固见陆正说得认真,明白陆正真没有什么准备,不免有些失望。

    这样的文会比试,贾固自然是站在安国一边,还以为陆正专门为文会而来,看来是他想多了。

    见此,贾固拱了拱手,又回去自己的座位。

    李昭不禁道:“说来,我们这边还有没有什么厉害的学子,总不能真要输给吴国人吧。”

    张勃摇头道:“不好说,说不定县主也从丰城带来了学子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