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都市小说 > 重回1979:送知青老婆回城 > 第52章 固执老人
    这回方明澈再打过去,老板娘确实说堂哥已经回来了。

    于是方明澈就请对方带话,明天下午五点半他再打过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再去摆摊,大碗茶摊和手工艺品合作社的摊子依然紧紧挨着。

    有手工艺人现场制作产品带来的人气,大碗茶摊的生意挺好的。

    颜颜忽然拉拉方明澈的裤子,“爸爸——”

    方明澈给人冲完茶,低头问道:“什么事?”

    说完不用等颜颜做出说明,他已经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明白了。

    今天广场上来了个挂着海鸥相机给游拍照的,很多人过去看热闹。

    颜颜这是也想去看热闹了。

    这会儿她妈妈在趁着空档洗涮碗,她就想让自己带她过去看看。

    小孩子嘛,肯定对什么都很稀奇。

    颜颜能不吵闹、跟着他们出摊,已经很乖了。

    这点小要求肯定是要满足的。

    “阿嫣,你带她过去看看。想照,你就带她照一张。”

    没人领着,这么大点的孩子怕被人挤到。

    方明澈蹲下接替林嫣的洗涮工作。这是烧的热水,不会冻手。

    他这是让阿嫣也去走动、走动,松泛一下。

    到BJ半个月了,方明澈其实对妻女都有些抱愧。

    天天领着她们来干活,一点休息都没有。更不要到处游览了。

    但摆摊的人,没办法啊。少干一天就少挣一天的钱。

    他们干个体的,不像以前当老师还有个星期天可以休息。

    而且,歇一天,搞不好这个位置就被别人顶替了。这个位置只是约定俗成,又不给划给他了。

    隔壁老王他们也不好帮他占着,回头闹大了麻烦。

    林嫣点点头,在半身的蓝白色围裙上擦干手,领着女儿过去。

    在天安门广场上给游拍照这事儿吧,方明澈也想过的。

    这比摆大碗茶摊瞧着轻松。而且竞争相对要小些,更是连摊位都不必有。

    在广州进货的时候,他其实看到海鸥相机了。

    不要相机票,比商场多一百来块。差不多要五六百。

    但是,他照相技术一般。审美、构图那些不太懂。

    关键,如今的相机需要自己冲洗胶片。这是个技术活儿,不是谁都能干的。

    他上辈子的水平就停留在拿着数码相机或者手机到处拍拍拍,不会冲洗胶卷。

    如今可不像后世,想学什么打开电脑百度一下,就可以DIY了。

    这些手艺,没有师傅教是学不会的。

    过了会儿,母女俩回来了。

    方明澈问道:“照了么?”

    林嫣道:“没有,我问了一下人家的下班时间。他说中午可以趁人少的时候,给我们一家三口照一张。”

    方明澈抿嘴笑了一下,什么下班时间。个体户只要有生意,推迟一点完全可以。

    而且,他们就在这广场上,还可以省了邮寄的花费。

    “那好,我们中午去照一张。”

    林嫣和颜颜都点头,很高兴。

    方明澈继续道:“阿嫣,过几天就是妇女节了,给你放一天假。你带着颜颜在BJ好好玩玩吧。”

    妇女节一天,可以让老王找人帮阿嫣代个班。

    女同志过节嘛,说得过去。

    但平时肯定就不好让自己老婆歇着,让人家安排人来帮忙了。

    林嫣想了想,“放假玩儿倒不用。但是,得给你和颜颜置办春装了。”

    爷俩外头的衣服就两身,换着穿。是该买衣服了!

    没之前那么冷,方明澈的军大衣已经换下来了。林嫣给洗了,招呼他一起拧干的。

    当时两人在院子里拧得真是水长流。

    他现在穿的是带来的、短款的呢子中山服。

    方明澈点头,“你安排就是,反正钱都在你那儿。你自己也置办两身,别老穿旧的。”

    他们这十来天挣了有一百七八。一百五整的存在林嫣名下的存折上了。

    二三十零散的揣方明澈兜里,负责平时的生活开销等。

    林嫣点头,“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想到要去买新衣服,她也挺开心的。

    如今能挣钱,可以给自己和女儿买稍微好一些的。

    嗯,给明澈也要置办两身。

    今天又挣了三十多,骑车回去的时候一家三口都笑吟吟的。

    和他们一道走的宋全道:“可惜我老婆是在厂里上班,不然也成天一处上下班多好啊。”

    方明澈道:“你老婆端的是国企铁饭碗,还不嫌弃你是集体单位的。你不知道多满意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肯定是能考上大学的,以后也有铁饭碗端。而且比普通工人的铁饭碗更高级。”

    方兄弟两口子连英文都能说。他们考不上大学还有谁考得上?

    回到家,方明澈把东西都搬进空着的那个房间放着。

    然后他抬手看看腕表,五点二十五了。

    “阿嫣,你先带颜颜过去点菜。我去给堂哥打个电话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事先约好了,方明澈打过去就是堂哥接的。

    他们平时也跑跑短途,到老板那里集散。所以老板娘能把话给带到。

    “明澈,你在BJ还好吧?”

    方明澈道:“挺好的啊,我现在在天安门广场上班。”

    堂哥一愣,“乱讲,那里又没有办公室。只有当兵的在站岗。你咋不说你混到中X海上班去了?吹牛也要有点谱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我其实是在天安门广场摆了个大碗茶摊。两分钱一碗,借着广场上人气的东风,生意还过得去。”

    “这还说得过去一点。不过,那广场上居然还让人摆摊啊?”

    “是啊,如今全国1700万回城知青,230万城市闲散劳动力,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转业军人还有105万。国家也愁啊!首都比别的地儿压力更大,足足40万待业青年。摆摊设点的口子就放松了。天安门广场上如今摆摊的还挺多!”

    堂哥啧啧两声,那生意应该确实不错。

    两分钱一碗怎么了,薄利多销啊。

    不过,堂叔可能接受不了。在他老人家眼底,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!

    方明澈下一句就是,“我家老头子对你有好脸了没有?”

    “没啊!昨天路上碰到,他扛个锄头除草回来。我喊他,他也只是白我一眼。还是觉得我不但不劝着点,还顺水推舟算计了你的工作给我妹。”

    “老年人固执,你多担待。等我考上大学,他那根筋可能才转得过弯来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