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都市小说 > 混在1980 > 第67章 于守仁来访
    1980年的高考定在7月7、8、9日这三天。

    但对于陈凡和许今秋来说,其实只需要考两天,第三天是外语考试,现在还不是必考科目,只有报考外语学院的才会多考一科。

    不过等到了明年,英语就会列入必考的科目。

    幸亏是今年参加高考,要不然许今秋就悬了,这姑娘的英语可不是一般的差劲,属于跳起来都摸不到及格线那种。

    “东西都收拾好了吧?”

    “准考证最重要,可千万别落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赶紧吃早饭,都是清淡的,这两天都别吃油腻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家里,大清早就闹哄哄的。

    不止是陈凡一家人,许长青和李秀珍两口子,天还没亮就赶过来了,帮着关月梅准备早饭。

    曾阿黎和赵园园也都在呢。

    看到赵园园,陈凡都觉得稀奇,这姑娘是典型的懒神附体,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起床,今儿倒是起了个大早。

    “秋儿,放轻松就行,不要有压力,就算今年没考上,明年再参加考试也是可以的。”关月梅在一边叮嘱。

    至于自己儿子,她是不担心的。

    这娃儿心大的很,每天都优哉游哉的,看不出要去参加高考的样子,倒像是要去监考的。

    “阿姨,放心吧,我不紧张的,都参加过三次了。”

    许今秋说起这事儿,自己都没忍住笑,才十八岁呢,已经是第四次参加高考,都成考场老油子了。

    “不紧张就好,东西都带齐了,那就出发吧。”

    送考的队伍,还是很长的。

    姐夫张云泽蹬着三轮车,负责送他们俩,陈家老两口、许家老两口也都骑着自行车,在边上跟着,就怕路上出了意外。

    其实哪要这么麻烦,他们的考点就在五中,距离这边也就三公里多点,坐三轮车过去,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儿。

    检查准考证,进入考场,陈凡就开始奋笔疾书,重新体验了一次高考,不同的是,这一次的高考,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难度。

    倒是许今秋那边,嘴上说着不紧张,等考卷发下来时,手脚都忍不住轻微颤抖了起来,深吸了几口气才平静下来。

    直到碰上熟悉的题目,许今秋眼睛一亮,才慢慢放松下来,微微地扬起嘴角,刷刷地写着题目。

    “陈凡也太神了吧?”

    写完了最后一道题目,许今秋开始检查试卷,每当看到那些自己做过的题目,心里就有种怪异的感觉。

    但她没多想,更没打算问。

    与其纠结这些东西,还不如稳稳当当地考试呢。

    两天的考试下来,绷着神经的许今秋,一下子就松了下来,回到家里头,往房间里一钻,倒头就呼呼大睡了起来。

    赵园园去喊她吃晚饭,这姑娘扯过毯子,把头蒙起来,继续呼呼大睡,再醒来时,已经是第二天中午。

    “缓过来了?”陈凡坐在床沿,捏了下媳妇儿的鼻尖。

    看这姑娘迷糊的样儿,一头蓬乱的头发,身上的睡衣也有些凌乱,跟平时真不一样,还真有一股子凌乱美。

    “全身软绵绵的,没一点力气,抱我一会儿。”

    姑娘迷迷糊糊的,身子往外一倒,就靠在陈凡身上,。

    手抱住了陈凡的腰,呢喃道:“好久没这么累,就跟刚下乡那会儿,第一次干农活时一样。”

    陈凡抱着姑娘柔软的身子,揉了揉她凌乱的碎发:“考前让你注意休息,谁囔囔着,要拼一把的,这会儿知道累了。”

    “累是累了些,但值啊!”

    许今秋迷糊地抬起头,在陈凡脸上吻了一下:“这次考试肯定稳了,明儿我就去辞职。”

    “辞职了也好,接下来咱们事儿多着呢。”

    之前两家都谈好了,高考结束就订婚,也就最近的事儿。

    订婚前,可是有的忙。

    抱着姑娘温存了好一会儿,陈凡才又说道:“起来吃午饭了,咱爸咱妈都在,就等着你起来呢。”

    “我爸妈也在?”

    许今秋这才不情不愿地起床,洗漱了一会儿,换上一身新衣服,这才一起去中院吃饭。

    今儿家里热闹着呢。

    两家的长辈都在说订婚的事情,许今秋害羞得装起鸵鸟。

    倒是陈凡,在一边直乐呵。

    可算等到订婚了。

    两家长辈的意见很一致,领证要等四年后,订婚的声势就得弄大一些,免得不知道的,在背后指指点点。

    街坊邻居,该请的就请。

    亲朋好友,能来的就来,不能来的,也要通知到了,得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事儿。

    陈凡这边,亲戚比较简单。

    陈家三代单传,爷爷奶奶去世之后,亲戚就很少了。

    母亲关月梅那边,外公外婆还在,还有个舅舅,1976年因为工作的关系,全家都搬去魔都,好些年没回来了。

    平时都是写信问候,逢年过节也会互相寄一些礼物。

    按照关月梅的说法,等会儿拍个电报过去,能不能赶回来,还真不好说,毕竟这年头,出远门并不方便。

    许家的亲戚就多了,七大姑八大姨的,林林总总的,估计得摆上好几桌,街坊邻居,也一样不少。

    除了不收红包,几乎是照着结婚的标准来了。

    两家大人也是没辙,俩孩子天天腻一块呢,又要四年才能领证,订婚声势不搞大一点,怕是能被口水淹没了。

    “小凡,秋儿,你俩有啥同学、朋友,也可以邀请过来,人多才热闹。”关月梅叮嘱道。

    “我这边不用。”

    许今秋的圈子很简单,从小到大也就曾阿黎和赵园园两个姐妹。

    至于其它朋友,只是点头之交。

    “下午我出去走一圈。”

    陈凡的人际也很简单,下乡时有几个要好的知青,还有几个林场的职工,交情都很不错。

    不过除了李强在京城,其它人都是外地的。

    这年头交通不便利,肯定是来不了的,陈凡琢磨着,给他们寄些喜糖过去,把喜讯分享给他们就行,也免得别人麻烦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就是几个主编了,这都是要请的,毕竟业务上的往来很多,彼此之间也都有了交情。

    上回王伟和王静一来了,出手就是一沓工业券,还有一张电视机票,这人情可都不轻呢。

    还有李海洋那块儿,自己还欠着人情呢。

    “陈凡、小凡,在家不?”

    门卫突然传来喊声,陈凡听着声音,感觉耳熟,赶紧就去开门。

    “于哥,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是京城出版社的主编,于守仁。

    “你该不会忘了,明儿你的社评集就要上市了吧?”

    于守仁白了他一眼,拎着东西示意了一下:“给你送样书的,顺便把出版社的慰问品给你送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怎么能忘,本打算明天去找你呢,正好你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陈凡看了下屋里,一屋子的人:“于哥,今儿家里人多,咱们去后院喝茶,后院也有自己的屋子。”

    到了后院,陈凡先给递了根烟,又拿出茶具:“今天家里商量订婚的事儿,正打算明儿去邀请你参加订婚宴呢。”

    “哟,那可恭喜了,定哪一天?对象是你那位美的像个传说的女朋友吧?”于守仁可记得社评的内容。

    当初就是看了那两篇社评,才写信向陈凡约稿的。

    “就是她,定在本月20号,就在院子里办酒席,于哥,先喝口茶。”陈凡把茶泡好了。

    “那天我肯定准时到。”

    于守仁喝了口茶,又把烟点上:“明天社评集上市,你记得关注一下,宣传这块可费了不少心思,肯定能大卖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投广告了?”陈凡讶异。

    “那可不,好几家报纸上都发消息了,还有不少书店,也都上了宣传海报,社里很看好这本社评集。”

    于守仁说着,扬起了嘴角。

    对于这本书,他也非常意外,原本是冲着前两篇社评去的,谁知道“远离圣母心”的社评发表之后,竟然会掀起了舆论浪潮。

    弄出来一个“陈凡现象”!

    再后来,陈凡的多篇社评陆续发表,舆论参与度非常高,被媒体称之为“陈凡现象的延伸”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陈凡风光无两。

    “小凡,社里的意思是,近期你这边还有没有稿子?我们出版社这边都可以负责出版。”

    “近期吗?”陈凡微微皱眉。

    PS:感谢书友“杨岸晓月”打赏支持!

    老铁们票票很给力,谢谢支持!!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