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南卫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了,游钓船不是游艇,速度顶多十几节。
此时二号游钓船已经开始作钓了。
大家在路上都做好准备,这会儿赶紧下钩。
秦大河也没逞能,用电绞轮,再手动下去人也受不了。
两条船距离一百来米,也说不了话,不过对讲机可以联系上。
黎老板询问了一下,宣布对面才钓上来两条大货。
“从现在开始,不管值不值钱,所有鱼都留下来,大家加把劲啊。”
明后天钓完,大后天就得叫船送大家回去了,普通鱼只要新鲜,带回去也值钱的。
就像第一天做饵鱼的金线鱼,冰鲜三天后,带回去也能卖二十来块。
远海鱼本身价格在那里,便宜不到哪里去。
鱼儿的水层在180到230米左右,这是鱼探的极限,再深一些哪怕路过也看不见。
随着夜幕降临,秦大河的第一条鱼终于是上钩了。
三十公斤的泄力嘎吱嘎吱的响着,下面的大货最少也有七八十斤了。
因为鱼线是1000米的原因,泄力就没开到最大100公斤,防止切线。
切线的因素有很多,不是你线粗就不会断的。
等泄力变缓的时候,他开始减小泄力,虽然没玩过电绞轮,但原理和手动应该一样。
鱼儿拉不动的时候再用最低档位开始收鱼线。
此时的泄力是十公斤,鱼儿挣扎还是能带点线出去。
就这样收着,看挣扎的力度越来越小,直接关闭泄力开始收鱼线。
他自己拿着钩子站在边上,随时准备勾鱼。
相对而言,电动比手动舒服多了。
“真肥。”看着搞上来一条七十多斤的金枪鱼,秦大河眼里闪过喜意。
金枪鱼的鱼肉都有着等级,越肥等级越高,也越好吃。
这条虽然只有七十来斤,但肥度已经能和百斤的相比了。
“是哦,这个鱼群真肥。”青叔喜滋滋的说道。
他刚刚上了一条百来斤的,肥度很厉害。
黎老板看了一眼还在颤抖的鱼儿,点了点头。
整个鱼群都肥的情况不是没有,比如加拿大那边的渔场,因为资源丰富,金枪鱼品质比其他产地更胜一筹。
伙计迅速的给鱼放血降温,今天得上夜班了。
两条船的大灯都打开了,谁知道能钓多久呢,可能鱼口只有两三个小时也说不定。
又是一竿,三十公斤泄力没拉动,这就最高档位收线。
钓小鱼是真省时间啊,飞鱼都是家常便饭,十几二十斤的直接被电绞轮拉上来,内脏都爆了。
三分钟内,从200米的深度到水面以上,压力大到离谱。
金枪鱼还好,肚子一般都破不了,很沉闷的“噗”一声,眼睛凸出。
深海带鱼就惨了,肚子皮薄,上来之后跟放鞭炮似的。
连续上了三条小鱼,他还有点郁闷呢,结果马上就来大货了,三十公斤泄力飞快,他又给调整到了五十公斤。
这样能溜的快一点。
“恭喜张先生钓得七十五斤深海大龙趸一尾。”
“丢,华仔这叼毛吃兴奋剂了。”
“就是哦,刚刚还拉了一条大黄鱼上来。”
一个半小时,全场响了四次喇叭,两次都是华仔的鱼获,一次大黄鱼和这条大龙趸。
“哈哈,运气好嘛。”他嘿嘿一笑,帮着伙计把鱼固定住放血。
“大黄鱼明天中午大家吃了啊。”
“行,正好尝尝。”
一条四斤多的大黄鱼也很值钱了,起码七千来块,大龙趸按照鱼获价格才三万出头呢。
不过他缺钱归缺钱,上了游钓船,该请的地方肯定不能吝啬。
包括秦大河他们都是这样,大家先吃爽了,剩下的能回本就回本,回不来本拉几把倒,不就是吃嘛。
五十公斤泄力溜鱼还是很快的,等鱼线越放越慢的时候,他开始收线了。
甚至还有空点了根香烟,就这样看着电绞轮自己动。
“总觉得差点意思,两百斤以下还是手动爽。”深吸一口香烟缓缓吐出,他觉得文文他们没上电绞轮是对的,又不靠这个挣钱,肯定是体验感优先。
“上次还没歇够啊。”华仔打趣了一句,秦大河来游钓船第二天就废了两天。
“歇两天没事,钓爽了就行,还真指望赚大钱啊。”
“也是。”华仔想了想,明天要不要用手动方式来钓,这种电绞轮一点参与感都没有。
“恭喜九号位龙哥钓得三十五斤东星斑一条。”
“三十五斤?”大家惊讶的看了过去。
东星斑一般菜市场流通规格是一到三斤,五斤已经算大货了,在往上只能送到饭店。
因为普通人家一顿吃不了这么多的鱼。
“东星斑有这么大的吗?”
“是啊,我家酒楼也没收过。”华仔懵逼的说道。
这时候,伙计把鱼拎过来了,圆滚滚的。
“玛的,这一条上万了,草。”
“差不多要一万五。”青叔羡慕的说道。
海鲜越大越值钱,这条鱼收购价都能干到五百以上。
“确实值这么多钱。”黎老板点了点头,南海盆地到两广沿海地区积攒了半年,好货还是不少的。
到南海盆地就不行了,目前只能掌控一部分海域,周边小国偷捕的渔民太多。
“癫鸡,咱们也要加把劲了。”
“阿龙,你是钓底的吗?”有人朝船尾喊了一声。
“对。”
又有人被刺激的按耐不住了,准备钓底,当然,大概率也要切线。
这种场景已经发生好几次,有的人线组都快不够用了。
切一次就是两三百米,剩下的线组少了也没法用,只能废弃。
秦大河老神在在的钓着金枪鱼,先把这一波搞结束了,再开始钓底也不急。
底栖鱼类可不会挪窝。
这边再上一条110斤的大金枪,钓起来是真轻松啊,几十分钟就搞上来了。
他已经钓了五条,两大三小,总共三百来斤,还算不错了。
这才一个半小时呢,而且肥度好,肯定更好吃一点。
其他人多的钓了三四百斤,少的也能上两三条。
“对面什么情况?”再次抛竿的功夫,秦大河点上香烟深吸一口,好奇的问了下黎老板。
“搞了两吨货,不过我刚刚看了鱼探,鱼群已经开始往南海盆地跑,怕是快结束了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