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娘她们得知秦大河帮忙装了空调,自然又是一番怪罪。
现在农村还真没几个装空调的,也就张大猪在他家养猪的小房子弄了个。
他家养的不多,常年保持十五头到二十头猪样子,但集中在一起夏天不开空调猪真的会死给你看。
在医院墨迹了一天,医生反复检查,确认了产妇和两个小家伙的健康这才同意出院。
全程就花了两千出头,丫头生的太快,三百一晚的住院费都没缴几天。
回家坐月子也舒服,楼上楼下都装了空调,别提多爽了。
两个小家伙回到家里还哭了一阵子,周边亲近点的人几乎都来看热闹了。
秦母乐呵的开始给两个孙孙做摇窝子,下面铺了厚厚的一层被子,生怕冷了。
家里喜气洋洋的,憨娃儿夫妻俩一大早就过来给家里收拾了,宝儿抱着个小家伙逗弄个不停。
秦父也高兴的很,说的唾液横飞,孙子孙女可算是给他涨脸了,比挣钱还高兴哦。
中午老娘更是做了一大桌招呼人,因为比较仓促,上的大都是卤菜。
二舅和二舅母也来了,二虎他因为在运漕那边陪产,他没来但家里也来人了。
“还是你家快。”二虎的阿爹羡慕的说道,自家是个女孩儿,可比不上。
“大河有福气哦,一下子儿女双全了。”
秦大河也有点得意,还不是自己的种牛逼,一炮双响。
中午把黄酒拿出来招待大家,自己得喝点儿。
“你家这个谁大谁小啊?”
“女儿,护士说了,女儿先出来几分钟。”秦母难得的喝了一杯黄酒,今天秦家没一个不高兴的。
“就是大姐了。”
“是啊,得让爷俩多挣些呢。”
“你家还不挣钱啊,大河都挣多少了。”
“就是。”
热热闹闹的酒席散去,大家还议论着呢,秦家几房都埋一块,四房却越发兴旺了。
喝了酒,秦大河就不敢去和儿子姑娘一起睡觉,直接去老娘的床上凑合睡一觉。
秦母则是去陪艳艳,老男人喝了酒想凑过去还被赶了出来。
第二天早上,和两个小家伙香香一次之后,他心满意足的出去忙活事儿了。
让老丈人准备了不少木板,先在自己家鱼塘打木桩,搭个长长的跳台。
刚给阿爷买了空调,自然满口答应,这女婿行动上比说的还好听呢,空调买回来谁不羡慕自己找个好姑爷。
父子俩干活的时候充满干劲,划着船在塘面上,一个个桩体很快打了下去。
然后开始铺木板,这就很简单了,直接用长钉子钉上去,以后养鱼喂食也方便一点。
这算是简单的“水上走廊”。
“这木板不是够吗,怎么还让亲家准备啊?”老男人擦了一把额头的汗,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,但风一吹又冷,怪难受。
“我准备多围几个塘呢。”
“多围几个鱼塘?”
“是啊,小塘挺挣钱的,大湖都包下来了,咱们沿着田边多围三个鱼塘出来。”锤了锤腰,真几把累啊。
“一个当库塘,弄小一些放大埂边上,平时放鱼护,到了冬天放螃蟹。”
“剩下两个还是养鲫鱼,市里鲫鱼批发价又高了一些。”
“直接弄一个大塘养鲫鱼就是了。”秦父有点纳闷,分塘养喂起来还麻烦。
“那可不行,万一起水霉病了怎么办。”
养鱼比养猪挣钱,但是养殖业有个通病,就是怕生病,特别是大规模养殖的。
分开养,风险都分摊了许多。
接下来就是要清淤,这可是大工程,等水抽完了立马开始干。
包括这三个小塘,也是必须要清淤的。
因为淤泥是流动的,大湖里面的淤泥也别想着清空,太多了。
他准备直接插木板清淤,然后把塘埂堆起来。
插木板肯定要打桩挡着才行,所以要准备更多的木桩。
秦大河嫌麻烦,直接去把二虎的挖机开了过来,给砖窑这里的树给清了。
马上这里就要建厂,提前清了还给村里省事儿了。
随后拿着手斧开始清理枝丫,炮弹钢做出来的斧子略显沉重,但极为好用。
他特意用角磨机打磨过的,锋利的很,一个个木桩子很快被修理出来。
“大河,吃饭了。”
“来啦。”
回家先用毛巾把身上的汗擦了一遍,然后才穿上衣服,防止感冒。
父子俩都没先去饭桌,反而来到房间里看看两个小家伙。
大姐青瓷在睡觉,吧唧着小嘴,梦里不知道在吃啥。
青松就欢快多了,两只小手张牙舞爪的,看到有人进来马上转头。
“这俩也不知道咋回事,睡觉都不一起。”秦大河小声的说道。
“儿子要调皮些。”老男人乐呵的望了一会儿,还伸出手指给孙子握住,眼神中充满了宠溺。
“快快长大,爷爷带你去街上玩。”
直到又催了一次,父子俩这才出去吃饭。
然后饭桌上就他们父子俩,老娘端着饭菜给艳艳送过去,顺便稀罕孙子孙女去了。
“大河,下午你去多买点黄油和柴油,咱们这三个塘估计要弄挺久。”
“晓得,等会去,三爷那边抽塘还得好几天呢。”
早上父子俩也看过了,水位才下降一米,有的抽。
抽完还得抓鱼,抓鱼估计还要好几天,到时候鱼塘就和三爷无关了。
“这次我们家边上的湖底改深一些,以后直接在这边抽水,多方便。”
老男人闻言皱着眉头,“这边的大埂这么长,大泵根本抽不了啊?”
“库塘直接埋水泥管道通到外河,然后水往库塘里面抽就行了。”一切他都考虑好了。
“下午顺便去中学那里让人做点管子送过来,反正挖机就在边上。”
上中学的时候边上就有个作坊专门做水泥管子的,自己弄太麻烦了,反正水泥管子便宜。
到时候所有的塘用水泥管子联通起来,一层铁丝罩网一层橡皮阀门。
换水的时候一个塘往库塘抽水,四个塘的水一起换多方便,养鲫鱼一年换个三到四次就差不多了。
夏天的时候,白天互相抽水就当打氧机用。
三个鲫鱼塘一年搞个一两万问题不大,加上平时用网具在大湖里面捞点儿鱼卖,塘租和日常花销肯定能弄出来的。
这样就不用五年抽一次大湖了,在他的设想里,大湖以后就不清塘了,直接作为一个饵料实验基地,顺便多喂养一些青鱼放里面。
这些青鱼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越来越值大,也越来越值钱。
下午,老丈人一家子又过来了。
老俩口在家实在是坐不住,正好木匠活又干完了,接下来就是给女婿准备木板,一有空马上就过来看看两个外孙。
秦大河打过招呼,开车去了镇上。
先去定了水泥管道,让人做好了直接送到家里,然后开始买石灰。
这次直接要了十包,用陆巡拉回来,这越野车跟了他确实受老罪了,啥都往车上装。
大湖肯定要用石灰消毒一次,把水质彻底净化了,以后洗衣服什么的就不用跑到大堤对面,太受罪了。
鲢鳙苗肯定要放的,就是不知道定鱼苗是个什么章程,还得问问五爷。
随后又跑了一趟,买了大量的柴油和黄油,挖机比他这油老虎都厉害呢,一万块钱的油也不知道够不够用。
接下来就是等,等大湖抽干了再作业。
这几天他的日子极为快活,两个小孩儿没有想象中的闹腾,还腾出手来把剩下的航母战斗编队做出来了。。
而且照顾小孩儿的主力是老娘和艳艳,阿婶白天也在,根本不用他上手的。
现在的婆娘是真好,丫头坐月子,晚上小孩儿醒了还轻手轻脚的给孩子喂奶换尿片,争取不打扰他睡觉,除非两个小家伙同时醒。
白天有两个阿妈带着,她也能好好休息一下。
就是不能睡整觉,小宝宝饿的太快了,三个小时就要喝奶。
二虎也在婆娘生产完了之后,带着人回来了。
他能放下活计专心在医院守了五六天,比现在的大部分男人都强许多。
现在还有很多农村妇女在家生产呢,他这种做派阿梅其实心里已经很满意了,比不上秦大河,比一般人总是好些。
眼见湖边水位已经退到中心位置,他俩也要开始干活儿了。
二虎对于这次清淤可谓是期待已久,而且更令人振奋的时候,马上扎花厂挖地基的活儿也是他的挖机干。
村里已经在筹备股份了,开会的时候二虎和秦大河都被叫过去了。
会上村里不少有钱的人家都在,种蘑菇的一家、张大猪、豆腐坊老板以及二舅等等,但凡只要做买卖都没落下。
二虎手上另外一块金子也被换成了钱,手上现金有好几十万呢。
秦大河这边现金也不少,虽然花销大,但今年饵料都卖了大几万块,拿个十万块还是有的。
那两块金子他也准备去金陵卖掉,二虎是一点点分散卖,麻烦死了,他可不愿意这么弄,去金陵跑一趟就搞定了。
不过本村扎花厂没有李厂长这种厉害人物在,他俩的投资意愿并不强烈,只是说剩的不多就补上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