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一顿饭自然吃的宾主皆欢,结婚的日子也定下来了,国庆节那一天。

    回去的路上,雨下的越来越大了,甚至有种暴雨倾盆的架势。

    “娃儿,以后没事自己骑车过来帮忙,老丈人家杀猪种地什么的都要来,知不知道?”秦母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这也是本地的风俗,结婚之前,准姑爷要上门做事的。

    “晓得了,阿婶。”憨娃儿喜滋滋的说道。

    想到马上又婆娘了他就开心,恨不得明天结婚呢,等回去的时候,一定要买点草纸给奶奶烧一些,把好消息告诉奶奶。

    “结婚之后要多听婆娘的,你性子憨,可别傻乎乎的吃了亏。”阿爷开口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今天看到宝儿,他觉得这姑娘很不错了,放农村绝对算是好女人。

    落落大方,看到他们小嘴儿甜的很,招呼打个不停呢,肯定是能当家的。

    “嗯嗯。”

    秦大河听到这些话语也是微微一笑,不过看到外面的大雨,眉头皱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妈,我开回去一截,看看大闸的水位。”随即调转车头,大闸那边有清晰的水位线,老远就能看清楚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雨太大了。”他担心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确实。”车上的人心里跟着拎了起来,下了十几天了,没想到越下越大。

    到了大闸,刚刚还没注意呢,现在能看到水位距离黄线就差一米多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涨这么快?”阿爷惊了,他在村子中间还真没注意水位变化。

    到了黄线,晚上大堤要留人值班,到红线的话,就得想办法撤离。

    一行人忧心忡忡的回到家里,今天过礼的喜悦都冲淡了些。

    憨娃儿是记得发大水那年的,奶奶带着他半夜坐在大堤上面,忐忑的看着老天爷会不会收去家园。

    秦大河心里也有点儿发虚,虽然上辈子的记忆里没淹过,但水火无情,有时候一个小的孔洞就能造成决堤,那时候可没人能帮他。

    “妈,你给艳艳的东西收拾一套出来放好,真要过黄线了,你们去市里住着,正好那边有房子。”

    男丁肯定不能走,一旦过黄线了,全村的男丁都得组巡逻队排班,跑一个这辈子都抬不起来头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秦母二话不说就去艳艳那边开始收拾。

    一米多的位置,可能一个下午就涨上来了,上下游都在下雨呢。

    无数支流汇聚的长江,此时就像火药桶一样,一旦点燃就是燎原之势。

    下午,正在家里看电视的秦大河被叫了出去。

    他本家二爷、三爷他们都过来了。

    秦父特意过来喊他,就连村支书都在前屋里面。

    他心里咯噔一下,真不会出事了吧?

    面色凝重的走到前屋,看到村长他们也都是忧心忡忡的,一群人吞云吐雾。

    “水位离黄线就剩半米了。”

    “牛埠已经淹了,都快淹到襄安那边。”

    “南乡那边内涝了。”

    各种消息被说了出来,秦大河越听越心惊。

    牛埠那边淹了很正常,好像十几年后还得被淹呢,地势太低了。

    但是南乡内涝可就不寻常了,那边和他们这边外河都联通的。

    “阿爷,南乡那边放闸了?”

    “放了,不然我们这边早就淹了。”村长接过他的黑松续上一根。

    秦大河索性给大家都散了,不就一包烟钱嘛。

    “现在是什么情况?”

    “搞个临时反应小组,24小时巡逻,从你家这里到徐村中间位置,起码要十个人一班。”

    “一旦发生水涌,及时填上。”村长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这次可能要麻烦你家了,在你们这边搞个休息的场所,让大家喝点热水吃点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那没事,防洪人人有责。”这肯定不能推辞的。

    父子俩点着香烟跟大家一起闲聊,现在就是等人来齐了排班。

    再一个就是等上面通知,县里的临时防洪指挥部已经在来的路上了。

    雨势不断加大,这半米的黄线位置很明显要涨上来的。

    屋子里的人越来越多,有点装不下了,秦大河把大家叫到院子里,起码有个走廊和车棚能避雨。

    因为车子比较脏的原因,他下雨天一般都把车子停外面让大雨洗车的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村长的电话响了。

    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,现在的电话声音也大,声音不停的传来。

    里面的领导让他们先自己组建巡逻,二十四小时值守大堤,还要出十个青壮加入凤凰桥的紧急反应小组。

    一旦有地方发生坍塌,他们就要先顶上,等武警和部队过来支援。

    目前大部队都在南乡和牛埠那边救灾,这边实在是分不出来人,前期他们只能靠自己。

    村长二话不说开始安排,秦大河、二虎他们这些青壮都去凤凰桥那边等着,岁数大的在本地值班。

    “秦大,这事儿麻烦你了,从晚上开始,开水不能停,面条和猪油马上送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你放心。”老男人拍着胸脯说道。“抗洪是大事,我肯定不掉链子。”

    村长听到颇为满意,有个地方喝水吃热乎的面条就好。

    “柴火不够我让人给你家送。”现在家家种棉花,柴火从来都不缺。

    等人稍微散了一些,秦大河拉着村长小声的把艳艳的事讲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她们都大着肚子,真有个事儿要跑也跑不动,我先把人送到市里吧?”说着,他又塞了一包烟过去。

    艳艳去市里,阿梅肯定也要去,索性一把送过去。

    一个大院子也够住的,就是不知道招娣有没有怀孕,反正想去就去,刚刚和二虎都商量过了。

    “别(bai)这样,你家能把房子空出来给我们用就很好了,送人没事蛮。”村长无所谓的说道。

    青壮别跑就行,青壮要是跑了,那他这个村长也当到头了,这个危急关头没有组织能力,直接原地下岗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巡逻人员已经安排好了,二舅他们是第一班,拿着手电筒就去大湖的边上开始巡逻。

    村里的大队部现在就留个接电话的,剩下两个人住秦大河以前的小屋。

    明天早上秦大河他们也要去凤凰桥报道,所以送人的事必须得抓紧。

    他问了一下铁蛋,招娣要不要去市里。

    “招娣就不去了,她也没怀孕。”去了市里吃住都不方便,还不如呆家里。

    当然,也就是没揣崽子,不然肯定要跟着一起的。

    秦大河点点头,让二虎回去赶紧给阿梅收拾东西。

    “衣服不用多带,门口就是卖衣服的地方,便宜的很。”

    “晓得。”二虎说了句话就回去了。

    这时候没工夫耽误,要连夜送到市里,时间上太赶了。

    现在院子里也没什么人,村长打着把伞站在大堤上面,等凤凰桥那边的人过来。

    事不宜迟,秦母立刻帮忙把东西搬到陆巡后备箱,艳艳也跟着上了车。

    “妈,在那边该花钱就花,顺便把娃儿那个屋子给整整,吃喝就去馆子,咱有钱。”车子上,秦大河不放心的叮嘱道。

    “我晓得,艳儿,元宝带了没?”

    “带了。”艳艳从屁股边上的黑色包包拿了出来,家里的现金、存折和金元宝都在里面。

    秦母也一样,家底都带着的。

    家里马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人,父子俩又是个粗心大意的,哪敢把东西放家里。

    “大河,仓库和新屋可得锁好了,你那些东西也值钱呢。”

    “晓得,我路亚竿和几个轮子都放车子上了。”

    “阿哥,你在大堤上面要注意安全。”小丫头红着眼睛说道。

    水位上涨,她去市里心里都担心的很。

    “记得每天打我电话报平安。”

    秦大河笑着摸了摸丫头的脑袋,郑重的点点头,“肯定没事的。”

    启动车子,直接到二虎家门口接人。

    阿梅也是和二虎的老娘一起上车,孕妇得有人照应。

    随后就直接启动车子一路往市里去了。

    到了长街那边的院子才五点半,白天开车要快许多。

    “妈,我去买铁架子床回来。”把人放下,又要去忙活,别的不说,床肯定要买的。

    孕妇可不是他们糙汉子,睡木板都行。

    “好,你去吧。”秦母稀罕的看着周边,这时候居然还有人逛街。“这边可真热闹。”

    阿梅和二虎的老娘眼睛都不够用了,她们还是第一次来市里呢。

    “兰儿,等会咱们买点衣服,这里看着就不贵。”

    “是该买点儿。”

    便宜的衣服都是有气质的,她们一眼就能知道档次,该砍多少钱心里也有数。

    “呵呵,你们要是想买点东西就买。”他直接出发了,从巷子穿过去就是沿河路,也就是弋江的江边。

    随便找了一家花三百块钱买了四幅铁架子床,都没还价,直接带回去了。

    然后帮忙安装好之后,被褥又不够。

    “妈,你们自己买点被褥,我先回去了。”这么大雨,还得趁着没天黑赶回去才行,雨夜开车实在是让人心里发毛。

    “晓得,你路上慢点。”秦母一点都不在意,手上有钱,在市里想买什么买不到?

    “阿哥,在大堤上面要注意安全。”

    阿梅也过来说了两句,让秦大河多看着点二虎。

    和众人说好话之后,他直接开着车子出发,往银湖路去了。

    忙活到现在,都没吃饭呢,肚子饿的跟火烧一样。

    路过一家煎包馆,直接买了五块钱的煎包,自己吃了一半,剩下的给老爸。

    这次排班,秦父没有排,因为他要看着家里,毕竟房子都被征用了。

    车子在长江大桥上如同利剑一般飞速前进,桥下的江水滚滚向东,掀起无数波涛。

    早上六点半,凤凰桥往三岔河一段,兄弟四个在一个防水布棚子里面吃着白粥和包子。

    一个木桌子,上面一叠咸菜,四个塑料板凳在边上,这就是一个河段的巡查点。

    他们四个被分到一块,看着一段河堤。

    这边因为没有村庄的原因,必须他们应急小组看管。

    两人一班,二十四小时负责这个地方,还不定时抽查他们的工作状态。

    一毛钱工资都没有,但是大家反而不敢怠慢。

    大堤之后就是田园家人。

    “二虎,你们要是困就去车子上睡觉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说着,秦大河带憨娃儿打着伞下去了。

    主要任务就是看着管涌,一旦有水泄露马上就得上报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下着暴雨,堤坝两侧的水不断的流淌着,真有一些小的管涌根本看不着,只能说尽人事、听天命。

    从堤坝下面看过去,每隔百米就一个防水棚,中间还有个大棚子就是监察队伍,这里都是青壮在看管。

    除了吃饭,连个躺的地方都没有,条件差只能他们年轻人上。

    “这雨要下到哪一天啊?”秦大河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上游不下雨,就好。”娃儿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长江中下游河道动辄几公里宽,下多大雨都排的出去,关键是上游和各个支流汇聚过来就顶不住了。

    两人走在斜面坡上,来回走动着,一不小心就会打滑。

    “管涌了,来人往西边。”大坡上面突然传来声音,如同平地惊雷。

    只见二虎他们立刻出了棚子,跟着直接往西边跑过去,这真是要命哦。

    秦大河他们不能动,必须得守着这个河道。

    两个小时后,二虎他们回来了,秦大河喊他下来问话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刚刚那个人叫起来好吓人。”

    “沙站那边有个小管涌,吓死人了,还好发现的早。”二虎后怕的说道。

    一个管涌足够破堤了,越冲越大。

    此时的二虎已经全身湿透了,刚刚听到消息,他们伞都没打,不要命的跑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堵好了吧?”

    “堵好了,直接打了两排铁皮,另外一边的沙站也插桩了。”

    秦大河忧心忡忡的点了点头,特么的,一个小疏忽,里面就全完了。

    因为,昨天半夜的时候,水已经越过黄线一米了,在往上,就是老弱撤离的红线。

    现在决堤,大堤以内所有村庄,无一幸免。

    到了十一点的时候,雨终于小了一些,不过大家的心情更沉重了,水位再次上涨半米。

    就连秦大河也不敢靠着后世的经验来安然对待这次涨水问题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