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长江带动玉溪河的水位上涨了,接下来自然钓青鱼也停摆了。
不过钓鲢鳙的人还是挺多的,因为大闸的鲢鳙浮头了。
虽然密度没有以往的那种盛大场面,但看起来还是很诱人的。
陈大爷他们试着钓过几次,根本上不来,干看着都着急。
秦大河自然是不去钓的,他只钓正常天气,起码鱼情可以根据经验来调整位置和饵料。
异常天气钓鱼,有可能爆护,但更大的可能就是鱼道都找不准,水层也无法确定。
在家里,下点黄鳝笼和虾笼,倒也自在的很。
八月十号那天,带着憨娃儿去了市里过户了四套小院子,总共花了十九万。
主要是其中有一套特别好,是在弋江边上的一栋院子,哪怕要价八万秦大河都买下来了。
总共是一百一十多平方,门口的院子空间相当大,相当于七百多块一平,不要太划算。
其他三栋院子都让房产中介帮忙租出去,就这个院子剩下了。
随便买了几个被褥放里面,以后要是来鸠兹办事晚了,还能有个落脚的地方。
秦大河都有点心动,不过想到自己股票升值更快,就没在意这点小钱。
他自己的现金还有十来万,在农村已经够花销了。
等宝儿进门,憨娃儿的十几万再给他们自己保管。
早上,五点半,晨曦微露。
兄弟俩开着小船从他家门口往新坝那边的坟荫赶去。
此时的外河水位并没有上涨,好几个水泵站在排水呢。
早上河道还挺热闹的,难得的天晴,好几条载的小木船在埠口等着人。
六七十岁的阿爷互相聊着今年地里的收成,泛黄的牙齿叼着黄三环这些便宜的香烟,脸上满是对生活的憧憬。
这个岁数还在划小船的,家里大概率是有孙子在,才会这么拼命的挣几十块钱。
勤快点,一年五六千块是有的,省着花,还能给孙子添点儿新衣裳,买点零食。
秦大河路过的时候和阿爷们气的打了招呼,有的岁数大的还得喊阿爹。
憨娃儿把嘴里的双喜拿下,跟着大哥一起向阿爷们点头问好。
这些老头儿羡慕的看着兄弟俩,都是发财了的。
“大河,添丁的时候叫我们几个老家伙喝酒啊,沾沾喜气。”
“哈哈,肯定喊你们。”秦大河脸上挂着淡淡的喜意。
随着丫头肚子越来越大,家里人都开始期盼两个娃娃的降生。
满月酒肯定要大办的,开个流水席就是了,请周边几个村子搓一顿也就几万块的事,就当是给孩子纳福。
看着兄弟俩远去,划船的阿爷和那些人谈论他俩的声音就没停过。
“憨娃子有福哦,认了这个大哥,日子马上就好起来了。”
“谁说不是呢,秦大现在都不如他儿子呢。”他们老头子很多事情都晓得。
当年老男人带人出去发财虽然厉害,但在他们心里,现在的秦大河在农村挣钱更有本事。
另一边,兄弟俩赶到坟荫边上开始起网。
天热,加上刚下了一场连绵的大雨,河里的黄鳝都开始出来活动了,鳝笼他们昨晚就开始下了。
下大雨的时间,兄弟俩搞虾笼都赚了好大一笔,天天下,哪天不是几百块。
昨天雨停了才收手,开始弄黄鳝。
“哥,好多龙虾。”憨娃儿倒了一桶鱼获,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。
“现在的虾子壳太厚了,你吃不吃?”一点点虾子,他也不去卖了。
“吃。”
黄鳝笼的进口就四个,有龙虾,但是不多。
三四网才能倒出来一斤,兄弟俩在这边下了将近四十条黄鳝笼,也就够买他一包烟,还不如分分带回去吃。
大头还是黄鳝,十几块钱一斤。
又是倒出来一网,三条大的,起码二三两一条的规格。
这收货算很好了,有时候以网笼里面一条都没有。
喜滋滋的盖上盖子,把船往前划了一小截,秦大河穿着皮裤走了下去。
这边的黄鳝笼下到小塘里面了,必须得下去起网才行。
开春清了一次塘,现在水草和浮漂又长满了。
“娃儿,你去把坟荫那边的网收了,再回来接我。”他喊了一声就下去开始忙活。
收到这些肥嘟嘟的黄鳝,他都想着中午自己吃一顿了。
现在的黄鳝是最好吃、最健康的状态,不像以后还有人喂避孕药呢。
收一条一斤出头的大货,抓在手上都有点辣眼睛,很黄,也很肥。
这么大黄鳝可是很稀罕的,烧出来全是肉。
搞了好半天,这边的黄鳝才全部收起来。
光是小塘里面就有四斤多的货。
不一会儿,娃儿开着船回来,脸上满是喜意。
“哥,好多老头鱼。”
老头鱼就是趴地虎,这玩意会“瞬移”,体型还小,可是很贵的。
“我这有一条巨无霸,回去剁了一起烧烧喝酒。”
“嗯。”
他俩现在的网也不分开,鱼获都倒一起,然后娃儿去镇上卖了再分钱。
上了小船,两侧的气囊都微微下沉了一点。
“大河,收网呢。”
突然,坟荫上面传来一阵叫喊声,秦大河抬头一看。
“家(ga)爹(外公)。”他应了一声,开始往上走,让娃儿等着。
不管再不爽,但这是自己外公,面子上还得有礼貌的。
“小东西蛮能挣钱蛮。”外公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“忙活点小孩的奶粉钱。”从皮裤里面拿出黑松,给外公点上一根。
“抽烟也抽好的。”
秦大河笑着站边上,听到这些就是点点头。
“家爹,这是去哪啊?”
“找你呢,中午来家里吃饭,都多久都没来了。”外公笑呵呵的说道。
去年过年还不怎么样,今年突然就发财了,车子都买上了。
他还不知道车子是大舅那边给的,不然说不定还得闹一场。
“好滴,中午肯定到。”
外公要自己上门吃饭,怎么也拒绝不了。
“正好我网了一点黄鳝,等下送点过去。”
“好,那就说定了。”
从这走到秦大河家还蛮远的,正好在这里遇上了,那就不用跑。
下去之后,他让娃儿先开船去小郭圩,把黄鳝送了一点上去。
和外婆又是一顿寒暄,现在混的好,小郭圩这边的邻居也和他打招呼呢。
随后才和娃儿一起开船回家。
到了家里,巨无霸大黄鳝和老头儿鱼都留下了,晚上炖出来喝酒,其他的让娃儿带到街上去摆摊。
龙虾则是随便分了一下。
现在摩托三轮给娃儿自己骑,他不用天天往街上跑了。
在院子里先把皮裤给脱了,灌了一大口水才舒服点。
雨刚停呢,不算很热,但穿着皮裤闷死了,脚上的酸臭味把两团红毛都吸引过来了。
“滚蛋。”没好气的把狗子踢开,直接去鱼塘边上洗脚。
冷水冲击在脚上真舒服啊,用手搓了搓脚丫子,闻了一下,差点给自己整吐了。
嫌弃的又把手洗了一遍。
“妈,西瓜谁送的啊?”看到院子里好几个大瓜呢,他立刻去拿刀了。
“二虎他阿爹送来的,这几天他俩改大三轮挣钱呢。”
马上收棉花了,改装大三轮的订单顿时多了起来。
切好之后抓着一块啃了起来,甜丝丝的好吃的很。
三两口吃完又开始切一块。
“妈你吃不吃?”
“大早上的吃这个,我怕闹肚子哦。”秦母摆摆手拒绝了,她还在忙着洗衣服呢。
这几天下雨,家里攒了一大堆衣服。
现在因为没有自来水,洗衣机只能用漂洗和甩干两个模式,麻烦的很。
秦大河吃完西瓜上前帮忙揉搓,小件儿的衣服直接用洗衣机洗,床单被套和大件的衣服就要带到玉溪河那边弄了。
现在水位高,但是不急,洗个衣服还是可以的。
他们搞虾笼也不耽误,大不了被冲跑了损失点钱。
“对了,刚刚在收网的时候遇到家(ga)爹,让我中午去吃饭呢。”他把早上的事讲了一下。
“老头儿喊你吃饭?”秦母皱着眉头。“要是管你要钱可别给啊。”
“要钱没事,大不了给几百块都够吃喝了。”秦大河无所谓的说道。
好歹是外公,对大舅和秦母都有恩,自己这个外孙给点钱还是可以的。
“不是几百块,老头儿最近不晓得在干嘛,帮大伯在借钱呢。”秦母叹了口气。
“上个月我回家的时候他就讲过这事儿,我在家里还发火了,说事情不归我管呢。”现在找上儿子,估计又动心思了。
“咋没听你讲过?”他好奇的问道。
“你算老几,我什么事儿都得跟你讲啊,赶紧帮我抬衣服。”她没好气的说道。
“哦。”秦大河悻悻的开始把衣服往陆巡上面抬,直接放转运盒里面。
这么多衣服和床单被套,起码几百斤了。
艳艳正在睡觉呢,等她醒了那边的床单也要洗一遍。
娘儿俩都舍不得现在喊她起床,怀双胞胎的辛苦真是肉眼可见,大肚子挺着走路都费劲。
现在孕吐又开始了,吃荤也吃不了多少,看着都心疼。
启动陆巡到大堤上面,这车子现在已经面目全非,后面的座位拆个精光。
脚垫也没有,就是防水布垫着,车漆被刮花了都没处理。
一百来万的兰德酷路泽被他搞得跟拖拉机似得。
母子两力气都大,下了车子直接开始抬转运盒。
不过玉溪河现在水位上涨,水跳也不见了,只能在台阶上面过水。
“这水位够高的啊。”到了下面的阶梯,娘儿俩开始淘洗衣服。
“这才到哪啊,大前年都干到水泵站的小房子了,就差一点点,咱们这里都淹了。”
想到那一年的大洪水,她都有点后怕。
这里是平原地带,大堤要是挡不住,躲都没地方躲。
现在这种水位大家都没放在心上,有大堤在,心里就安稳。
无为几百里大堤,两侧宽阔的斜面河滩估计都有几万亩了,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在上面种菜。
就连农村大妈都没动过这个心思,可见大堤在人们心里的地位。
每年的检查也是最严格的,事关一县百姓生命,没有人会马虎。
秦大河记得,大堤建成之后,他们东乡就再没淹过一次。
“真费劲,洗个衣服还得跑这么远。”
“三爷那边水质太差了。”
“回头你承包了大湖可得弄干净点,别搞那么脏了。”
外河他们家这一段全是浮漂和水草,大湖水质又差,秦母受这个罪都受了多少年了。
原来都是自己端上来的,别提多累了。
现在有儿子用车子拉衣服,加上有洗衣机,才算轻松一点。
“晓得了,我也不准备搞太高密度的,主养青鱼、鲢鳙和草鱼。”
三爷自己身子差,不能割草,只能给水里多加化肥和饲料来养。
这种情况下鱼儿生长会迅速一点,但是饲料会沉底,和化肥一起污染水质很凶猛。
他这个鲫鱼塘今年换了两次水,除了洗脚之外,洗锅老娘都嫌脏。
好不容易把被单衣服都洗好了,娘儿俩再次往上抬就轻松了。
回到家里的时候艳艳已经醒了过来,嘴上叼着个馒头,茫然的看着大车子进了院子。
“又没刷牙吧?”他好笑的把馒头摘下来。
“讨厌。”小丫头红着脸说道。
讲出来多不好意思啊,逃跑般的去刷牙了。
他三两口把馒头吃完,开始给鱼喂食。
小塘现在的鲫鱼有多少尾他也算不清楚了,有时候天气比较闷的时候,炸水的鱼特别多。
所有现在隔两天喂一次,等中秋的时候再拉一网上来。
喂食的也频率不高,但是今年也搞了两千多斤饵料下去,起码能长一千斤鱼出来了。
他的饵料都是做鲢鳙饵剩下的边边角角,可都是高蛋白的,鱼儿生长的肯定很快。
小丫头刷完牙才开始吃早饭,香喷喷的酸豆角炒肉末,再吃点包子,别提多美了。
“阿妈,酸豆角好吃,中午也吃这个。”
“不吃肉了啊?”秦母笑呵呵的说道,这儿媳妇现在胖呼的,看着真喜庆。
“不吃了,恶心,还是这些开胃的吃了舒服点。”她转头看向从船上下来的秦大河。“阿哥,再帮我买点山楂好不好?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