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都市小说 > 重生千禧: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> 第169章 打探情况
    草甸子就是玉溪河对面的区域,一大片的荒芜土地,全是野草,野兔子一窝一窝的,到处都有兔子洞。

    真想搞野货还是得去那边,不过有点远,要从大闸那边绕路。

    “对啊,那么多兔子你都搞不到,娃儿在县道边上搞兔弓子都比你强哦。”

    “喝酒喝酒,显的你能搞到兔子似得。”眼看着被挤兑,二虎直接开始灌酒。

    “哈哈,急了,来喝。”铁蛋毫不示弱。

    秦大河看着两个活宝微微一笑,举起酒跟了一杯。

    平原地区搞不到野货很正常,这边人口密度太大了,就是搞野生鱼方便一些,江南水乡可不是盖的,到处都是野河、野塘。

    他听秦父他们讲过,原来是没这么多地的,外河甚至不比玉溪河窄,但是嘛,填着填着,农田多了,小河也变小了。

    今晚吃的倒是挺快的,因为菜比较少,八点钟不到就吃完了,照例帮娃儿把家里收拾了一下三人才出门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憨娃儿先跟着秦大河去了镇上卖鱼。

    今天的货挺多的,一条草鱼一条青鱼,还有两只甲鱼以及很多鲫鱼昂丁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他直接去租了个摊位开始卖鱼,开春后五爷他们这些养殖户就很少捕鱼了。

    一个是镇上人少,鱼价格便宜,再一个现在鱼都带籽,甩完籽再卖也一样。

    憨娃儿分了八份杂鱼出来,每个里面还扔了一条泥鳅以及一点河虾。

    卖杂鱼卖多了他也聪明了不少,纯杂鱼加点好货就容易卖。

    秦大河先是让娃儿看着摊子,他去转了一圈,撒点烟和其他卖鱼的聊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阿爷,今天鲫鱼什么价?”

    “养殖的两块一斤,野生的四块钱,多了就卖不动。”卖鱼的大叔笑呵呵的接过香烟。

    同为卖鱼佬,也没什么为难的,特别是憨娃儿卖的少还都是杂鱼,大家一点都不排斥呢。

    “这段时间有人来收泥鳅吗?”

    同为附近乡镇,肯定也要到这边来收的,一个地方的货哪里够。

    “有啊,昨天早上还来了一波呢,这群人真奇怪,十块钱一斤要货,啧啧。”阿爷可惜的说道。

    他是没工夫去搞,自家还有鱼塘要伺候呢。

    “外地人?”

    “是啊,口音应该是湖北那边的,不知道想搞什么。”

    秦大河舒着眉头,深吸一口香烟,外地佬就好啊,嘿!

    回去卖鱼,泥鳅今天都没带过来,说不定还能用得上呢。

    有人买杂鱼他就丢给憨娃儿弄,自己杀一些鲫鱼昂丁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卖的确实慢,这个点儿农村人都忙着春耕呢。

    青鱼和草鱼、鲫鱼好出手,没一会儿就卖掉了。

    还有两只甲鱼,稍微降了一点价就卖出去了,这些鱼的消费群体是城镇人口,他们不用春耕。

    其他鱼就卖的慢了,那些小鲶胡子根本没人问。

    一直卖到八点多,还有一些昂几和杂鱼没卖掉,

    “娃儿,走了,昂丁给我姐送过去。”他懒得浪费时间了,还要去凤凰桥办事呢。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憨娃儿闻言立刻收拾东西,兄弟俩算账都模糊的很,钱直接对半分了。

    早上总共卖了470块钱,甲鱼、青鱼是大头,其他鱼现在掉价的厉害。

    电费秦大河都没算了,三个塘有一个用电是在娃儿家接的,细算感情就生分了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娃儿结婚了,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,过日子肯定和现在不一样。

    一斤多昂几丢给大姐,还说了两句话。

    “姐,你知不知道镇上谁收黄皮子?”他去问了皮匠,人家也不要这个,不过值钱是肯定的。

    “黄皮子,搞那个脏东西干嘛?”老姐听到心里一紧,这边虽然没有黄大仙的说法,但还是有些不吉利的。

    “昨天和娃儿打了两条,正在找地方卖呢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勇哥也过来了,问了一下得知他居然打了一个兔子和两个黄皮子,居然还埋怨起来。

    “怎么不带我啊,下次抽塘打猎带我一起玩玩啊。”

    他每天守着店无聊死了,摩托三轮刚到手还稀罕了一下,随后就给阿爸骑了。

    “就那几个小塘,去人多了工钱都赚不出来。”他苦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黄皮子要去县里的皮货行卖。”

    秦大河皱着眉,县里除了送货他去的都很少,鸠兹那边倒是也有皮货行,就在疤爷的店对面。

    “那算了,下次我去鸠兹卖吧。”

    “阿宝,给你一点大红枣,回头让艳艳补一下。”看着老弟要走,大姐连忙把东西递过去。

    “谢谢姐。”他笑着说道:“姐夫,你要玩弩我给你拿一把,别对着人就行啊。”

    姐夫刚想点头就被大姐打断了,“他都多大了还玩弩,把人伤到了怎么办,以后你也少玩这么危险的东西啊。”

    秦大河悻悻的点头,就当没听见了,现在不玩再过几年没得玩哦。

    “那我先走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,带娃儿上了车,这边已经聚了七个人,还能补贴一点油费呢。

    回家先把转运盒、秤这些东西放好,不然带到凤凰桥被人偷就扯淡了。

    “妈,我防晒服呢?”

    “在你新屋,找你老婆啊。”老娘没好气的说道。

    结婚前天天“妈”“妈”喊个不停,现在有婆娘了自己可不愿意再搭理这些小事。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转身去新屋找婆娘,这个点儿应该还在楼上烤东西吃。

    到了上面,果然,艳艳正在烤板栗。

    “阿哥,吃不吃红薯,烤出来好好吃。”艳艳怀里搂着炒面看VCD,笑嘻嘻的问他。

    “我就不吃了,等会出门,我妈给我做的防晒服放哪了?”

    “我来给你拿。”小丫头拍了拍手,把狗子放下去拿衣服。

    这防晒服还是他在鸠兹的百货大楼买的薄纱做的,成本可不低。

    老娘用的双层料,找裁缝做出来的,又透气又防晒。

    “阿哥,你穿这个干嘛?要出去钓鱼哇。”

    “等会骑摩托三轮去一趟凤凰桥。”接过防晒服试了试,刚刚好。

    防晒不能光防夏天,春秋两季的太阳也能晒黑人的。

    “去那边帮我买点生核桃行不行?我想自己炒。”

    艳艳搂着他撒娇,还亲昵的和他碰了碰脸蛋。

    “知道啦,肯定给你买,大馋丫头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馋好吧。”

    两人嬉闹了一会儿,“别给狗子喂烤好的红薯啊,烂嘴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的,自己吃都不够呢。”艳艳点点头。

    农村人这点常识还是有的,狗子不能吃这种烤红薯。

    到了院子里,拿了一斤多泥鳅放三轮车上,踹响车子油门一拧就出发了。

    春日的阳光正好,照在身上暖洋洋的,风迎面吹过来凉爽的很。

    到了这个天气,骑摩托三轮可比大三轮舒服多了。

    凤凰桥这边的商铺比较少,他问了一下就知道收泥鳅的人在旅店里面。

    旅店边上有个大瓮,还有两个男人在那守着。

    “大哥,听说你们收泥鳅啊?”他直接上前开始打探消息。

    “嗯,十块钱一斤,这价格可以了,你有货?”男人散了一支香烟给他。

    两个男人的声腔比较硬,说的是蹩脚的普通话,确实有点像湖北佬。

    “有,昨天抽野塘搞了一斤多,就在车上呢。”他笑呵呵的说道,把香烟点起来抽了一口。

    “卖我们呗。”男人随口说道,这个天气是真难收泥鳅啊。

    “马上,歇口气,刚刚忙半天了。”笑了笑,他开口试探:“你们这泥鳅是拿去干嘛?”

    “运到广东那边,那里吃的人多嘛,价格也好。”

    秦大河撇了撇嘴,广东那边现在都开始热了,会缺泥鳅?

    心里很确定,这帮人没说实话,应该是要搞事的。

    看了一下边上,有个大面包车停着,想进去看看也没有好理由,只能作罢。

    把香烟抽完,车子里的网兜有个一斤半的泥鳅,直接拿过来过秤。

    “一斤四两六,算你一斤半啊?”

    “行,谢了。”秦大河面上大喜,仿佛这几毛钱都算是大便宜。“敞亮,哈哈。”

    “小事,只要能搞到泥鳅就行。”对方笑呵呵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们收几天啊,我再去弄俩塘出来?”

    “一直要,起码搞一个礼拜呢。”两人闻言对他态度都好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行,回头我再去琢磨一下。”秦大河点点头,把车子锁了:“大哥,我去对岸买个核桃,您给看着点啊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,人来人往的还锁着呢。”对方气的说道。

    老婆交代的事可不能忘,还得先去买核桃呢。

    他琢磨了一下,这伙人想打泥鳅窝肯定是在凤凰桥这边,起码大堤边缘的人要少很多,估计下午才会去打窝。

    至于运漕那边,人口比这边要多不少,人多眼杂的。

    直接先去对面的运漕先把核桃给买好了,

    买好核桃,他也没急着回去,去边上小卖部买了一包烟,就坐在那和老板打听这两人的来路。

    他也不怕对方知道,这么扎眼的过来搞泥鳅,肯定很多人问。

    “这可不是两个人,他们两辆车子五六个人呢,后面那个小卡也是他们的。”老板接过秦大河递的香烟,神秘的说道:“这伙人不知道干嘛的,还带了不少甲鱼枪在车子上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估计是贩货的吧。”他随意敷衍了几句。

    路亚是大江大河钓鱼的标配,现在可没有十米的杆子,再说那么长的杆子回鱼也慢,溜个半天才能抄鱼。

    这伙人带着甲鱼枪,肯定是去搞泥鳅窝了。

    “他们天天都干嘛?就收货啊?”深吸一口香烟,他在想着怎么找到窝点。
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,昨天下午往东跑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这样啊。”秦大河想了想,对方应该是在养窝子。

    具体怎么操作他也不会,但是水面开阔是必须的,可以容纳大量的掠食性鱼类巡游。

    看了下周围,也没有其他地方能藏人,一直盯着对方肯定要起疑,索性先回去换个车子。

    把香烟灭掉,他还去找收泥鳅的打了个招呼。

    “老哥,回去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唉,好,有货记得卖我们。”对方笑呵呵的点头。

    轻笑一声,踹响摩托三轮就走了。

    过了一个小时,一辆大三轮鬼鬼祟祟的停在离这里一小截的地方。

    秦大河换了身衣服,墨镜也下了,对方哪怕当面看到也不一定认出来。

    坐在三轮车上就没那么显眼了,他要等,等对方去窝点,就在这里盯着就行。

    要是这帮人半夜打窝的话,那就等他们开钓之后再去找,沿着玉溪河的大堤,想藏都没用。

    至于这群人为什么没去江边搞,估计是怕和长江的渔船起冲突。

    他可是听疤爷讲过,江边的渔船都是分帮的,各自有着捕捞区域,越界的人被沉河都很正常。

    这群外地佬要是在长江玩泥鳅窝,进货式钓鱼的话,第二天就得被找上门。

    等了一会儿,对方还没出动,他就开着车子去前面找个餐船吃饭。

    反正只要看住车子就行,一辆小卡一辆面包车,沿着大堤找总能找到。

    吃完饭,上了车子,开回去的时候发现面包车不见了,不过收鱼的人还在。

    嘿,出去打窝了?那可就抓到人了。

    直接掉头往三叉河去,一路上风驰电挚,仿佛有什么急事一样。

    三轮车速度可没面包车快,万一对方搞完了就扯淡了。

    快到塌陷区的时候,终于看到一辆面包车停在路边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就离他过年前钓鱼的地方一公里左右,再往前走转个弯就到了,地方倒是挑选的挺好的。

    塌陷区有丰富的食物在,把掠食性鱼类吸引过来能留住鱼,持续作战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他顺着大堤往下看,两个男人正在往水里倒什么东西,老远的看不清。

    不过这群叼毛还在等发窝?天天往里面倒泥鳅吗?

    泥鳅窝他也没玩过,具体的不清楚,但是现在应该可以钓了啊?

    想不明白就不想,回去要召集人马了,等钓完了还得通知一下运漕的渔民。

    有一点挺可惜的,三岔河这个钓点往后肯定是废了,包括这一整个河段,往后一年都难钓鱼。

    钓鱼佬倒是无所谓,这个地方钓不到就去龙王拐再往前一截,三十多里河道影响不到。

    但那些渔民就惨了,附近捕捞不到鱼,就要开船去更远的地方,捕捞成本直线上升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