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上,王通睡了个懒觉,日上三杆方才起床。

    在美女们的服侍下穿好衣服。

    看着身边的一群美女,忍不住在心中骂道:“万恶的封建社会,有钱有权人的生活,真他娘的腐败!”

    得了好还骂娘。

    典型的吃饭砸锅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洗漱之后,在美女们的陪同下走出卧室之门,却见典韦站在外面嘿嘿一笑,吓得美女们直往王通的怀里钻。

    遂问道:“恶来,你不去好好养伤,为何却站在这里吓我的女人?”

    “回禀将军。”

    典韦道:“将军新来府邸,仆佣们都非熟悉之人,俺不放心,故而亲为将军守夜。”

    “我能有什么事,身边都是些女人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因为将军身边都是女人,俺才更要为将军守夜。”

    这是什么怪毛病?

    听墙角?

    喜闻“啊啊”之声?

    王通有些纳闷。

    却听那典韦又接着说道:“若是平常时候,将军身怀武艺,尚可自保。而与女子娱乐之时,将军身体放松,注意力尽在女子身上,最是容易忽略周边的危机而被敌人所趁。”

    这话貌似听起来……也有些道理。

    忧患积于忽微。

    智勇困于所溺。

    千百年来,有多少纵横天下的英雄并非死在战场上,而是死在女子的肚皮上。

    看来,这典韦还真是天生的护卫,不用人教,便能将这些道理悟得极其透彻。

    今后有典韦在身边,那自己在这个乱世中的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。看来还得多对他施之以恩,好让他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!

    想到这里。

    王通便指了指身后那些美女,对典韦道:“这次相国送了本将20名女子,本将也不用这么多女子服侍。你自己挑几名,但凡是你看上的,本将就送给你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算了吧。”

    典韦有些嫌弃地看了看那些女子,瓮声瓮气地说道:

    “这些个女子,一个个身材柔弱,细皮嫩肉的,哪里经得起跟俺老典玩乐。

    不像俺那婆娘牛氏,身高八尺,腰围也是八尺,手如熊掌,口似山洞,腰上有千钧之力,与之玩乐,才是过瘾……(此处省略三千字)……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王通彻底无语。

    传说中的……焚琴煮鹤,就是这种情形。

    娘希匹,还口似山洞!

    你要那么大嘴巴有什么用,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,要它像个山洞干嘛?

    没文化,真可怕!

    于是,只好又说道:“本将给你50金,再给你十名兵卒,你让他们去将嫂子接来,好好安置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将军。”

    典韦道:“不必安排人去接,只要托人带个信去,俺那婆娘自会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乱世,路上不太安全。”

    “无妨,十几个男人近不了俺那婆娘的身,她能有什么不安全,不安全的都是别人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王通再次无语。

    过了许久,才说了一句:“随你。”

    然后,就叫来负责钱粮的亲兵华恩,让华恩给了典韦50金,再给了他10名亲兵,让他自己去安排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吃完早餐之后,王通便将华雷、典韦、华恩三人叫到一起,对三人道:

    “董相国许我自招3000兵卒。而咱们这一次只带了200人过来,将领也只有你们三位。因此,你们现在的分工要做一些调整。

    其一,由典韦担任亲兵统领。

    典韦的伤还没好,要多休息,凡事安排亲兵去做就行。在这京城,也没有谁能伤害到本将,你们尽管放心。

    其二,亲兵营暂时缩减到20人。

    其它人全都调去新招的军中担任基层将官,这样才能把3000军队的架子撑起来。待到新兵招够之后,再将新兵营扩充到500人。

    其三,招兵的事和新兵训练的事,交给华雷和华恩负责。”

    顿了一下,又道:

    这次相国赏我五千金,之前在张超营中也得了一些钱财;张邈为救其弟又送了两箱财物。

    所有的这些财物加起来,约有六千金,为了招到优质的兵源,拿出三千金用来招募新兵。

    每招到一名合格的普通士卒,给30枚五铢钱安家,若有会武艺者或识字者,安家费可以加倍。”

    (备注:在东汉,一金等于480铢,一枚铜钱为五铢,一金等于96枚五铢钱。)

    华雷、典韦、华恩三人闻言,纷纷应道:“末将遵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再接下来,就是重金招兵。

    不仅招兵。

    也招将领。

    王通先是在雒阳城的城内和城外各设了20个征兵点,总计40个征兵点。

    又在洛阳城的十二座城门外,以及各处街口,都贴上征兵告示。

    征兵告示的左右两侧,贴上用红色绢布写的对联:

    上联:“此去从戎,万里沙场酬壮志”。

    下联:“立志报国,一腔热血添豪情”。

    横批:“铁血丹心”。

    汉代还没有贴对联的作法,只是偶尔在一些祭祀活动中贴上几句话,算是对联的起源。

    对联真正的出现,是在南北朝时代。到了南北朝时代,才开始有对仗工整的对联出现。

    王通标新立异,用红色绢布,写了这副对仗工整的对联贴在城门口,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,引得很多识字的读书人在那里指指点点。

    起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。

    比对联更吸引人的是征兵广告的内容,那30枚五铢钱的安家费,亮瞎了很多流民的眼。若是有武艺或识字者,安家费还加倍。

    当然,要求也是很高的。

    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,身高七尺(汉尺,约1.65米)以上。除此之外,还有2000丈赛跑、200斤(汉斤,约49千克)举重……等等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那些会射箭、会使用兵器者,被考核录用后另有更多的安家费相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以上只是招兵,招募的的主要是普通士卒。

    除了征兵之外,还有将官的招募。

    并不只是招大将,从什长开始招,什、队、屯、曲、营的各级将官都招。

    军中以武为尊。

    招募的方式就打擂台。

    王通在雒阳城的东门外设了一处擂台,由华雷带着30名西凉劲卒守擂。

    摆了三天,能打赢一名西凉劲卒的有20人,能打赢二名的有8人,能打赢三人的有4人。

    能打赢华雷的一个都没有。

    直到第四天,才有一条身材魁梧的北汉上台,先是打赢了三名西凉劲卒。

    然后,又一脚将华雷踹下了台。

    王通闻讯,亲自赶到东门擂台,但见那台上傲然站着一人,身高八尺,体格强壮,满脸横肉,牛屁哼哼。

    遂开口问道:“壮士贵姓?”

    “俺姓牛!”

    那人瓮声瓮气地回答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(备注:那人的长相,如下图所示。)

    (有认识的,在这里吱一声。)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