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玄幻小说 > 我都混元了:你要送我上封神榜! > 第23章 宁泽再出奇谋
    纣王拿着闻仲给的罪己诏,上前念道:

    “孤承先王之业,践大王之位,本应敬天爱民,抚有四海,使社稷安康,苍生乐业。然今商祚濒危,四方扰攘,皆朕之过也,朕心忧惧,痛定思痛,特布此诏,以告天下。

    朕自即位以来,惑于私欲,罔顾民生。广征赋税,大兴土木,建鹿台以崇奢靡,聚珍宝以逞贪念。致使百姓劳役繁重,困苦不堪,田园荒芜,饿殍遍野。朕之昏聩,累民至此,实乃不仁不义之举,愧对天下苍生。

    又朕亲佞远贤,拒谏饰非。比干忠言,竟遭剖心之祸;微子进谏,亦被斥逐他乡。贤良之士,纷纷离去,朝堂之上,奸佞横行。自此,政令乖舛,朝纲紊乱,国事日非。朕蔽于奸邪,不纳忠言,致祖宗基业摇摇欲坠,此朕之不明也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罪己诏将所有罪责,都承担下来。

    帝辛表示,要改过自新,一切从头再来,视百姓为子民等等!

    台下百姓个个诧异无比。

    谁也没有想到,大王会承认自己的错误。

    但大部份百姓,还是不相信帝辛的片面之词。

    人群之中,宁泽摸着下巴。

    这帝辛下罪己诏,自然不是本意。

    但现在他的权力,已经被众臣架空,只能做牵线木偶罢了。

    不知道,闻仲能否逆天改命,保下大商江山。

    这封神乃是圣人之局,要破圣人之局,谈何容易。

    帝辛念完罪己诏,便退到一边,闻仲上前道:

    “如今大王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下面老臣代王下诣,毁趸盆,拆鹿台,废酷刑,大商境内,开仓放粮,以赈济百姓。另外,百姓若有冤屈,可以去各地朝堂申诉,若是当地衙门不理,可来朝歌城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将专门置接纳各地百姓申诉的官员,负责处理各种案件。”

    闻仲话音一落,百姓们尽皆欢呼起来。

    这才是真正的仁德之政啊。

    特别是开仓放粮,更是让无数百姓得到实惠。

    接着,闻仲带着众臣,当着所有百姓的面,拆除帝辛所立的趸盆,炮赂,并毁掉各种刑具。

    而且,派士兵开始拆除鹿台。

    同时,将旨意颁发到各地。

    各种举措下来,大商百姓信心大增,民心也有所挽回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闻仲代帝辛发布各种诏令,以挽回大商民心。

    同时,召宁泽等将领入龙德殿,册封亲信。

    龙德殿之中,帝辛依然坐于王位。

    闻仲立于帝辛身侧。

    “如今,众诸侯皆有反心,其中西伯侯姬昌势力最为庞大,朝庭将士,若要征战天下,平定四海,兵力必然不足。故而,本太师欲册封有功之将,加以培养。”

    “吉立何在?”

    随着闻仲一声大喝,吉立迈步而出:“末将在。”

    “你在扫平袁福通之战中,表现突出,故加封为神威大将,统三万兵马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太师,多谢大王!”吉立领了神威大将军令牌,退到一边。

    闻仲又册封余庆为殿前大将军,负责统率皇宫禁卫军。

    然后将目光,投向宁泽。

    “宁泽何在!”

    宁泽迈步而出,朝闻仲躬身:“末将在。”

    “你武力不凡,智谋出众,本太师便封你为威远将军,兼军师一职。”

    宁泽接了令牌,谢过闻仲,退到一边!

    很快,众将领便册封完毕。

    闻仲这才道:“诸位,如今天下将乱,诸侯离心,依你们之见,如何平定众诸侯之乱?”

    黄飞虎出列道:“太师,诸侯叛乱,自当领兵伐之,以扬我大商军威,震慑一众宵小。”

    闻仲微微点头:“如今大商,四面受敌,东海平灵王造反,其它诸侯,也蠢欲动。而西伯侯姬昌,施仁德之政,有众多诸侯归附,今又领兵,攻伐北伯侯崇侯虎,将成大商心腹之患。若四处征讨,大商兵力不足,且消耗国库,粮草无以为继!”

    宁泽出列道:“太师,众诸侯起兵,皆因朝庭失误而起,如今大王已下罪己诏。太师诏告天下,号令众诸侯归附朝庭,并派使臣前往说服,定会拉回一部份诸侯。许一些利益,这些诸侯必会归顺大商。”

    “故而,以末将之见,拉拢能够拉拢的诸侯。打击顽固诸侯,分化联盟的诸侯。三策并举,事半功倍,大商要平定天下,也并非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宁泽的话,让众大臣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怪不得,闻太师说宁泽智勇双全呢。

    此策略,甚是高明。

    “嗯……”闻仲微微点头:“宁将军计策甚是高明,众诸侯并非铁板一块,其心各异,若将其分化,必然实力大降,方有克敌之机。”

    “依宁将军之见,对大商威胁最大的,是哪一路诸侯?”

    宁泽答道:“自然是西伯侯姬昌,姬氏一族,经营西岐多年,兵强马壮,实力冠绝一众诸侯。乃大商大敌。”

    黄飞虎道:“姬昌与吾,倒有一些交情,此人倒是忠实,盖因大王之过,西伯侯才会造反。不如让吾前去北方,看能否说服姬昌退兵,甚至归顺朝廷。”

    宁泽听了,内心不由冷笑。

    姬昌兵强马壮,早有代商而立之心,其忠诚自然是装出来的。

    再说,姜子牙乃阐教派下界,挑起封神大劫之人,有阐教在背后支持,姬昌野心自然膨胀。

    大商队伍已与西岐大战数场,双方死伤无数,姬昌又岂会甘心对大商称臣?

    这黄飞虎,想得太简单了。

    封神乃是圣人之局,如何会如此简单便改变?

    不过,派黄飞虎去诏安,倒不是一条好计谋。

    最少会让姬昌在道义之上,失去一些正确性。

    也让黄飞虎看清姬昌为人,使其对大商忠心。

    封神之中,黄飞虎投靠了西岐,但现在,黄飞虎家人皆在朝歌城,他自不会轻易投敌。

    闻仲听了,不由喜道:“若是武成王能够说服姬昌,便是大功一件啊。好,你即刻动身,前往崇城,看能否说服姬昌退兵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黄飞虎当即领命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