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焕文如今倒是也没有自己就把事情办了,而是先把此事告诉了香君。

    香君让他先别动作,等她见完江宁巡抚再说。

    江宁巡抚这回对香君倒是气,不仅说了许多好听的话,还表示,只要放过张家,张家未来愿意拿出太湖珠厂三成的利润孝顺给贵妃娘娘。

    现如今按照皇上的意思,已经不能杀江宁巡抚了,事情便要换一种方式办。

    巡抚大人与娘娘详谈了一个时辰才离开,走的时候那是心情愉悦得很。

    张家拿三成利润孝顺给贵妃,哪有江家和贵妃一起把张家吞了,四六分成更好呢?

    这吃绝户的事情,谁不爱干啊?

    于是,轰轰烈烈的珍珠案就这么结束了,最后只有张氏整个家族被处置,张家的产业包括太湖的珠厂也被充公,然后重新交给了几家“皇商”继续经营。

    事情算是办完了,皇帝还算满意,几家皇商背后的势力也都挺开心,江宁巡抚接回了自己的儿子。

    只有香君不怎么高兴。

    顾亭雪看香君闷闷不乐,便说:“咱们皇帝一贯如此,他并不想江南士族没落,他只是想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听话,当他的年猪,皇帝缺钱的时候就宰一只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整顿了江南,银子不就进国库了么?”

    “哪里有那么简单,没了这些势力,那银子也不会到皇上的国库里。”

    香君想了想,倒也想明白了。

    这天下的地主,只有在皇上和他们一起压榨老百姓的时候,才和皇上是一边的,当皇上要从他们身上弄钱的时候,他们就又要骂皇帝了。

    所以,这些士绅们,总是团结一致,想方设法地抗粮抗税。

    皇帝派香君来,本也不是让香君清洗江南士绅的,香君也办不到。他只是让香君给他找几只听话的年猪。

    大地主能吃小地主。

    皇帝就是想让大地主们继续做大,什么时候他需要了,就拎一只出来宰杀。

    这样,既不会动摇根基,他也能吃饱。

    至于百姓的死活,是真没人在意。

    这一刻,香君是真的烦这个狗皇帝。

    “罢了,咱们如今能做的也只有这些,让许焕文快些处理,事情办完了,咱们便回京吧。本宫也算得上对皇上有交代。这事情办得不好不坏,皇上才最满意。至于江南这群人……来日方长,本宫迟早要收拾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娘娘可是有法子了?”

    “倒是有个釜底抽薪、推倒重来的法子,但现在还为时尚早。”香君把玩着手里的珠串,“这次来江南,本宫也算是学到了不少,晋王虽然差一点用流民害死我,但也算是给本宫上了一课。等到下一次,本宫再对江南出手,就是皇上的圣旨,也救不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做了决定,香君便开始安排江南最后的布局,并且准备启程回京。

    如今,江南她有明暗两条线。

    明面上是许家和这次通过贵妃省亲和许家绑定的几个家族。

    暗地里则是顾家和背后的海贸生意。

    想要掌权,无非就是有钱、有人。

    有了顾家的钱,香君才能养更多的人。

    贵妃马上就要离开江南回京。

    只是,顾亭雪要押送粮草去北边,所以并不与贵妃一起乘船回京,而是要带着大军前往边境。

    贵妃来时动静闹得挺大,走的时候,却很是低调,什么祭典、仪式都没办,在虎贲卫和江南总督的卫兵护卫下,就这么上了船。

    这刺杀的事情,江南的官员也都知道了,他们感激贵妃没有把这件事怪罪到他们头上,甚至没有宣扬。

    毕竟,贵妃在他们境内出了这样大的事情,他们这些人全都有责任。

    但贵妃原因将此事按下不计较,皇上没有斥责,他们也愿意记这位贵妃的情。

    看来,贵妃也不复杂,只要钱给够,面子给足,这位也是相当好说话的。

    香君懒得和他们多说,她现在急着回京,她可要好好地会一会晋王和皇后。

    宫外的政斗香君也许还是个新手,可宫斗她可是斗了两辈子的。

    香君已经摩拳擦掌要保护回去了。

    就在香君准备登船的时候,却看到顾亭雪骑着马赶来。

    “顾大人?”

    “娘娘,皇上让我即刻随娘娘一起回京,怕是要叨扰娘娘了。”

    还有官员在看着,香君也不好多问,等到上了船,香君才问:“怎么回事?你不会是要运送粮草么?”

    顾亭雪目光一沉,压低声音道:“太后娘娘忽然病情加重,所以才让我早些回京,皇上也允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