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
    虽然还有些宿醉,但第二天一大早,香君就抱着琵琶去太后的仁寿宫候着了。

    香君去的时候,太后正准备用早膳。

    她立刻过去伺候太后用膳、漱口,全程都安安静静,规矩一丝不乱。

    “规矩倒是学得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谢太后夸奖。”

    太后神色很温和,接过香君递过来的茶水,轻轻地撇着浮沫,用云淡风轻的语气问:“你之前认识亭雪?”

    香君只觉得后背发麻。

    她算是知道为什么顾亭雪昨天会来找她麻烦了。

    原来真有人注意到了她和顾亭雪的眼神交流啊。

    就两眼而已,这太后怎么这么敏锐?

    香君飞快地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。

    忽然,香君就明白过来,太后昨天忽然愿意听她演奏的原因……

    难不成是因为她看的顾亭雪的那一眼,被太后捕捉了?

    想到这里,香君决定一句谎话都不说,但也不说全部的真话。

    香君神色不改道:“臣妾是亭雪公公挑选进宫的。皇后娘娘夸奖我规矩学的不错,是因为进宫前,是亭雪公公请嬷嬷教导我礼仪的。”

    “让你给哀家弹琵琶祝寿也是他给你出的主意?”

    “是,臣妾的家族里没有在京城做过官的人,所以也不知道太后您的喜好,便问了亭雪公公。”

    “他可不是个好心的,竟然肯帮你。”

    “许是之前皇上让臣妾给公公赠过字,所以公公愿意帮我一次吧。”

    “你在亭雪面前弹过琵琶?”

    “在江南的时候弹过。”

    “弹的什么?”

    “《霸王卸甲》”

    原本还在微笑的太后娘娘,忽的神色就黯淡了下来,还轻叹了一口气,喃喃道:“难怪……”

    香君不知道太后在打什么哑谜,全当是没听到的。

    “你的琵琶呢?”太后问。

    “梦梅,我的琵琶。”

    香君看一眼等在外间的梦梅,梦梅立刻把香君的琵琶抱过来。

    “哀家也想听一听你的《霸王卸甲》”

    香君欢欢喜喜地说:“臣妾也想得太后的指点呢。”

    香君抱着琵琶坐下,又弹起了那首《霸王卸甲》。

    如果是上辈子香君弹这首曲子,怕是会更加忧伤悲恸一些。

    可如今她满心都是对命运的愤慨,倒是更贴合那霸王的心态。

    弦清拨剌语铮铮,汉兵已略地,四方楚歌声。

    一曲毕,香君竟然见到太后娘娘眼角有些红。

    “以无法为有法,唯独秀于诸家。”太后娘娘说:“你弹得很好,也难怪亭雪会让你以曲献寿,你的这番心境倒是和宫中别的女子不同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太后夸奖,臣妾喜不自胜。”

    太后娘娘温柔地对香君笑了笑,摆摆手道:“哀家乏了,你抄经去吧。”

    香君在这位面前,也不敢多说多问,老老实实地去抄经了。

    这一日的午饭她也是在太后那里用的。

    皇上孝顺,所以太后宫里的吃食比皇帝太极殿的还要好。

    香君今日也算是蹭到了,吃得欢欢喜喜,那小模样可爱得很,就连太后看着也欢喜,竟然多用了一碗饭。

    然后下午香君又是接着抄经,一抄就是一整天。

    接下来半个月,香君每天都去太后宫里“尽孝”,就连皇帝都惊动了。

    皇帝来太后宫里陪太后用膳的时候,还专门问起了香君。

    “母后很喜欢怜良娣?您平时连贵妃都不怎么见,怎么对怜良娣这般照拂,我听说,您连父皇送您的琵琶都给她了?”

    “怎么,替贵妃抱不平来了?”

    太后瞥一眼自己的儿子,实在是没脸说这是她培养出来的一国之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