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臣本布衣 > 第三十七章 风声什么时候才能过去?
    第三十七章风声什么时候才能过去?

    于是有人坐在太平车上,有人推车子。

    这些大小伙子们你推我一截,我推你一截,一会儿慢悠悠的边走边聊,一会儿又比赛谁跑的最快。

    搞笑的是一段下坡路,他们推着车子跑,本来就下坡还要跑,结果刹不住车了。

    推车的和坐车的都摔了个狗啃泥。

    好在这里是大岗子,地上都是尘土,就是一脚下去灰尘能漫过脚面的那种。

    不好的也是这一点,他们都吃了一嘴的灰,脸上头上身上到处都是灰,把旁人笑的眼泪都下来了。

    笑人的人终究也成了笑话,毕竟在这样的灰尘中赶路,他们比摔倒的人好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因此,眼泪一出来,用袖子这么一擦,整张脸都是花的。

    孙富贵嘴角抽的厉害,到底还是没忍住跟着一起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跟在这些年轻人身边,感觉自己突然年轻了许多。

    一路上大家都很开心,走到一个钱庄,陆宁就让人去换一些钱。

    结果到后来,最后他们竟然换了十两银子的铜钱。

    一两能换一千个,十两就是一万个。

    一万个铜钱装在剩下的这六个竹筐里,这些大家走路都稳当了许多。

    因为车子上推的是钱,因此大家精神头都非常好。他们走着玩着,到家的时候太阳也已经落山了。

    大家各自回家吃了饭,晚饭后又都来到了王金玉家。

    陆宁把铜钱堆放在桌子上,满满当当的一大桌子,王金玉他们都看呆了,竟然卖了这么多钱?

    工人也都吃了饭,过来算工钱了。

    一天二十文,他们干劲十足。

    等到他们看到桌子上的一堆钱的时候,也都露出了羡慕的表情。

    烧制木炭果然能卖很多钱,能赚很多钱。

    王金玉、陈有贵、孙富贵、柳父他们又来帮忙发工钱。

    陆宁说:“大家领了钱先别急着走,我们还有事商量。”众人听闻此言,领了钱没急着走,都在这里等着。

    大家都领完了钱,可王金玉家的桌子上还有一大堆。

    王金玉说:“少爷,有话您就直说吧。”

    陆宁点了点头说:“诸位听我说,大家这样每天干了一天活还要过来领工钱,不仅耽误大家时间,也耽误金玉叔他们的时间,我有个建议,大家先听听有没有道理。”

    “少爷,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。”村民甲说道。

    陆宁笑着说:“我的意思是不如我们也按月发工钱如何?

    一天二十文,一个月干多少天活儿就领多少钱,这样省大家的事儿,也省金玉叔他们的事。”

    铁头连忙说:“这有什么不好的,反正早晚都是大家的。”

    柳父也跟着说:“我觉得也可以,谁上了工,就给谁记上,十天核对一下,这样也不会出错。”

    王金玉立刻说:“也行,不过这些钱可是要压在我这里,等一会儿清点完毕之后,我们当众记个数,不管你们几个赚不赚钱,大家的工钱不能亏。”

    陆宁立刻点头。

    有了王金玉这句话,众人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了。

    早一天晚一天拿到钱都不是问题,只要不亏他们就行。

    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一个村的,谁来干活,谁没来干活,大家都看的清楚呢。

    何况陆宁又给柳父出了个主意,一共四十个人,十个人一组,选出一个人来记工,柳父再暗地里盯着些,不出错就对了。

    有了钱,所有的人都干劲十足。

    缺钱的危机算是暂时解除了,他们之前的竹筐子都丢在了县城了,眼下还得置办竹筐子。

    不过,这种操心的事都交给了王金玉,有陈有贵、孙富贵、柳父他们几个人一起看着钱,也不担心会有人贪墨。

    王金玉家三个儿子和长房孙子都在窑里上工,另外两个孙子也跟着陆宁跑,因此对窑上的事格外用心。

    当然,他也不能亏了其他村民,之前用他们家的竹筐,现在竹筐一起赠送出去了,自然是要赔他们新的才行。

    所以,他到镇上找到经常来卖竹制品的万长青定制竹筐的时候,那腰板挺的笔直,一幅公事公办的模样。他现在可是公干,办的是清河村集体的事,虽然事情不大,但是他代表的可是清河村。

    万长青四十来岁,竹制品的手艺是他祖上传下来的。

    他就算是来摆摊卖东西,手上也没闲着,编一些蚂蚱、麻雀之类的小玩意,卖给小孩玩。

    王金玉来定竹筐,一下子就要了四十个,他眼前的这六个先给买了下来,这可是大户。

    沉默寡言的万长青有些难以置信的抬起头,王金玉自报家门,跟他谈了价钱,让他做好了直接送到清河村来。

    万长青也是个实在的,连定金都没要,就点头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王金玉心里想着,这四十个中的二十四个全都还给那几家,剩下的那四个旧竹筐则留给窑上。

    要不然恐怕有人心里不舒坦,村民们的目光浅,看到人家丢了筐子能换新的,自家的还是旧的,说不定会出什么乱子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王金玉做的还真叫人挑不出毛病,就是陆宁也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方木匠这边也拿到了一两银子的报酬,这是四辆太平车的钱。

    另外陆宁还给他割了二斤猪肉,买了三十斤大米。

    猪肉和大米是陆宁给他的谢礼,这让方木匠受宠若惊。

    陆宁又跟他说了很多体面话,意思就是让他安安心心的在这里住着,等到外面的风声过去了再说。

    方木匠提到这个就有些忐忑问:“风声什么时候才能过去?”

    陆宁摸了摸下巴问:“你很想去镇子上吗?”方木匠连忙摇头说:“也不是,我就担心会有人害我,保命要紧。”

    陆宁笑道:“既然这样你就安心在这里住下,想要回到镇子上过回你从前的生活,大概要等到换了保长吧。”

    方木匠瞪大眼睛问:“意思是我再也出不去了吗?”

    在他的印象中,保长是不会换的,就像是里正一样。

    除非是病倒在床实在起不来了,又或者是直接死了,才会有新人起来代替。

    保长也是这样,这个位子是终生制的。

    关键这玩意儿还能世袭,老子当保长,老子死了之后儿子还能继续当保长。

    最基层的官员是最稳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