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都市小说 > 假千金回村种田,真豪门痛悔发颠 > 第58章  懒汉娶妻,寡妇嫁人
    紫云英虽然更适合秋季种植,不过夏芜老家天气暖和,这时候种紫云英,四五月份也能开花,刚好给蜜蜂提供蜜源。

    经过大半年的扩张,夏芜买的两箱土蜂蜂群不断扩大,又到了能分箱的时候。

    有上次分箱的经验,夏芜自己做了新蜂箱,按照上次朴爷教的步骤,顺利分出第三箱蜂出来。

    山上花蜜充足,蜜蜂们辛勤采蜜,都便宜了夏芜。

    她家里存的还有去年冬天采回来的草莓蜜,有枇杷蜜,还有春天刚采的各种果花蜜。

    果花蜜成分复杂,有杏花桃花梨花枣花,味道也是很好的。

    光是这些蜂蜜,夏芜都装了足有两大桶,从网上买来蜜罐分装保存,也不怕放坏。蜜的保质期很长,在有些地方,人们甚至会用纯蜜充当防腐剂。

    蜂蜜数量有限,夏芜暂时也没打算放网上卖,一来不知道怎么定价,二来又怕不够卖,干脆就留在家里,静待有缘人吧。

    要不说杨国峰天天盼着有年轻人回村创业,自从夏芜回来后,杨沟村村民真没少挣钱。

    虽然没少干活,可他们给谁干活不是干啊,以前一天干几小时农活,一年下来挣不到两万块钱,其他时间都闲得在村口打牌。

    现在好了,隔一段时间夏芜就能给他们找到挣钱的路子。

    去年挖冬笋,整山头种树,今年又种菜弄什么蔬菜包,村里人一个比一个有干劲,原本荒下来的地都有人琢磨着要重新开荒种上蔬菜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些人把主意打到那些常年不在家的村民身上,没人在家,地自然荒了,他们这地方又不是什么好地方,也没人来包地种田,村里留守的也没几个能干活的壮劳力,就剩一些老头老太太,辛辛苦苦种一年,说不定还不够医药费的。

    每次杨国峰看着村里闲置的地心里都不好受,谁知道这几天在村里走一走,发现好几家没人种的地都有人在除草开荒。

    “老六,你这是在干啥呢?”

    “哈哈,这不是闲着没事,就找我叔把地给租过来了,趁这几天天气好把地平整平整,撒上菜种,再挣上一笔!”

    杨国峰嘴里的老六名叫杨大岚,人送外号杨大懒,这家伙有多懒呢,家里油瓶子倒一年他都不带碰的,地里的杂草长的比稻子还高,他都能心安理得躺在家里破床板上呼呼大睡。

    他在族兄弟中排行老六,村里人叫他大懒,杨国峰可不能这样叫,天天叫他老六。

    殊不知在网上,老六还不如大懒的含义好听呢。

    杨国峰不知道这些,只是欣慰地看着杨大懒,主动下去帮他一起除草,闲聊几句,才知道村里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了。

    杨大懒爸死的早,妈年纪大还有病,杨大懒这人呢,又没啥出息,三十多岁了还是个叮叮当当的光棍,又不肯出去打工,闲着没事就在家躺着。

    村里怕母子二人饿死,就给他评了个低保户,每个月能拿两三百块钱的低保,同时杨大懒还是镇上重点扶贫对象。

    扶贫先扶志,杨大懒就没勤快的志向,再怎么扶都是扶不上墙的阿斗,惹得杨国峰不知有多愁。

    没想到杨大懒变勤快是有人给他介绍对象,杨国峰一下子警惕起来:“谁给你介绍的,哪的人?人家看上你了?”

    他就怕又是前些年别的村弄出什么幺蛾子,坑蒙拐骗一些不知情的女子到村里嫁人,还有人光棍上头,从国外买人回来。

    杨大懒没听出他的话外之音,还以为村支书在关心自己呢,挠着头不好意思地憨憨一笑:“石红娘给我介绍的,说是郝堂村的一个寡妇,年纪比我还大四岁,她还来我家里见过,对我挺满意的。”

    杨国峰怎么就不信这鬼话呢,一个年近四十的寡妇,膝下肯定有孩子,咋会看上杨大懒这种没担当的懒人?

    他就跟打听敌情的特务一样,一番盘问,总算东拼西凑出来事情的原委。

    从杨大懒那离开后,杨国峰又去找给大懒介绍对象的石红娘。

    石红娘正在夏芜家门口打包蔬菜呢,一听他问的事情,立马拍手笑着道:“这还是一桩好事呢!”

    都知道石红娘只有一个坐牢的儿子,家里还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儿媳妇,外加一对孙子孙女,平时全靠她一个人撑着家里生活得重担。

    石红娘要强,恨不得扎进钱眼里,只要能挣钱,她啥都干。

    平时给夏芜干活挣点,整山头的重体力活她也抢着干,还有种树,开荒……哪都有她的身影。

    前段时间夏芜说能在网上卖菜挣钱,石红娘脑子转的快,赶紧回家伺候菜园子,又紧急开了一块地,想再多种些菜。

    她把自己逼太紧了,本来年纪就大,连轴转得昏头转向,人晕在菜地里,恰好杨大懒路过,就给她背屋里,还帮她提水浇了菜园子。

    那真叫一个难得,就连石红娘都惊讶,杨大懒这么懒的一个人居然会帮她干活。

    杨国峰也听得啧啧称奇,谁能想到杨大懒抽的什么风呢。

    石红娘这人知恩图报,等醒了就留杨大懒在家吃饭,人也不跟她气,说吃就吃,吃完了又帮石红娘干活,石红娘心里犯嘀咕,怕杨大懒赖上她,就问杨大懒想要些啥。

    杨大懒实诚,说他现在啥都不缺,就缺个媳妇。

    石红娘说出这句话,把四周人都给逗笑了,夏芜也笑,杨大懒真是个妙人,明明什么都没有,家徒四壁,到他嘴里就成了什么都不缺。

    就杨大懒这条件,别说找媳妇了,买台洗衣机都困难啊,石红娘去哪给他变个媳妇出来。

    也就没把这事往心里搁。

    谁知道又过了几天,还真有那么一个机会出现。

    石红娘的儿媳妇叫月月,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,她有个表姐叫月霞,嫁给一个开大车的男人,给人生了两儿一女,结果去年她男人开车撞到人,两死一伤,他妈知道后气的脑中风,家里赔偿加给她治病,倾家荡产。

    月霞成了寡妇,拉扯两儿一女,还要照顾中风不能生活自理的婆婆,一下子姥老了十几岁。

    她一个女人,再怎么坚强,也没法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挣钱。

    于是就有了再找的打算。

    在农村,男人找不到对象很正常,可只要是个女的,找对象就不难,哪怕月霞带着三个拖油瓶,求上门的人也不少。

    可月霞有个要求,跟她结婚之后,不仅要帮她养三个孩子,她还得把婆婆给带上。

    这哪个傻子愿意啊。

    石红娘也觉得这事不靠谱,认为杨大懒肯定看不上,可杨大懒三天两头到她跟前帮她干活,就为了找个媳妇,石红娘没办法,就把月霞的事跟他说了。

    “月霞虽然是个寡妇,可她有情有义,长的也好;虽然带仨小孩,可你想啊,要是你对小孩好,将来多仨孩子孝顺你;不过她最不讲理的一点,就是非要带上她那个中风的老婆婆,你要是看不上她也没事,我回头跟她说说去。”

    石红娘就没把这事当成正事来办,就为了打消杨大懒找对象的想法。

    谁知道杨大懒听完,直拍大腿,求着石红娘给他介绍月霞,叫两个人见一面。

    石红娘被他缠的无奈了,只好厚着老练跑去郝堂村找月霞,月霞在镇上砖厂里干活,多少老爷们干不来的活,她咬着牙一天能干十几个小时。

    她大儿子今年十二岁,去年出事后就休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还有奶奶,她则负责挣钱。

    石红娘把杨大懒的事给说了,月霞也没迟疑,直接就问杨大懒靠啥挣钱。

    石红娘总不能实话实说吧,于是稍加修饰,说杨大懒有个生病的老妈,他在村里务农,照顾他老妈,家里穷是穷了点,好在人孝顺。

    月霞听完点点头,又问她杨大懒能不能接受她家里的情况。

    石红娘也没说能不能,就让俩人先见面。

    于是前几天,月霞来他们村里,到杨大懒家里和他见面。

    见面前石红娘还叮嘱杨大懒,千万要把家里给打扫干净,要勤快,要有担当。

    石红娘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给人牵红线,比双方都要紧张,见面当天,杨大懒意外地表现不错。

    换了身干净衣服,家里该收拾的都收拾了,院子里扫完还撒了水,俩人见面说话也直接,月霞直接了当问他能不能挣钱养家,介不介意自己带娃带婆婆。

    杨大懒对月霞也很满意,憨笑着说能挣钱,能养家,不介意她带娃和婆婆。

    杨大懒家里还有几间空房,她带着孩子婆婆来住也住的下。

    正好杨大懒他妈身体也不好,照顾一个和照顾两个也没啥区别。

    月霞对他满意极了,认为他是个男人。

    就决定回去再想想,等做好决定就告诉他。

    石红娘眼看这事快成了,又怕杨大懒是骗月霞的,又苦口婆心劝了几句。

    谁知道杨大懒是王八吃秤砣,铁了心要跟月霞过,比以前还勤快多了。

    夏芜这边在村里收蔬菜,杨大懒也跟着卖菜,还想着开荒多种点菜……

    这才有今天杨国峰看到杨大懒开荒的事。

    “这要是真能成了,也是一桩好事。”

    杨国峰明白其中没什么幺蛾子,人也放松下来。

    对夏芜道:“自从你来了,咱们村可是有不小的变化啊,杨大懒都能娶媳妇,变勤快,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又把杨家门口众人给逗的哈哈笑。

    听完这么一出八卦,夏芜就对那个叫杨大懒的村里人充满好奇,好几天早晨她见到杨大懒拉着蔬菜来自家门口。

    帮村里人卖蔬菜,夏芜也是要检测的,不过关的蔬菜不要,最好菜要整齐,没太多泥土,方便包装。

    杨大岚虽然绰号大懒,可办事还算认真,他送来的菜明显在家择过一遍,没什么黄叶虫叶,干净无太多泥土,很顺利就通过检测过秤。

    每天早晨,村里人靠卖菜都能赚小几十块钱。

    夏芜在网上卖蔬菜包,一份六斤左右的不同菜总共69元,扣掉其他费用,菜均价十元左右。她给村里人出的收购价在5-6元浮动。

    每天卖几十斤菜,村里人都能赚一两百。

    不过最近家家户户菜园子都快被薅空了,没有那么多菜,赚的钱也就少了,也难怪一个二个都想开荒多种菜。

    杨静负责登记,登记完就给村里人结工资,杨大懒收到钱站一边仔细数了一遍,确认没啥问题就回去了。

    夏芜要在山上开地种紫云英,种子都买好了,就在村里找人挖地,山上不好找机械,只能靠人力。

    杨大懒也在报名的人之中,干起活来有模有样,一点都不见偷懒。

    没几天功夫,夏芜种紫云英的地就开好了。

    撒上种子和农家肥,刚想着要浇水,天公作美,春雨绵绵,滋润了山脚下的土地。

    夏芜收到邀请,要去杨大懒家里吃酒席。

    自从上次月霞和杨大懒见过面,回去后她也没立马决定要嫁给杨大懒,而是又找人打听了杨大懒家里的情况。

    把杨大懒家的真实情况给摸了个七七八八,最后月霞还是决定跟他搭伙过日子。

    没其他原因,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,她到这个年纪了,带着孩子不说还要带着前婆婆,没哪个正常男人愿意跟她过。

    杨大懒人是懒了点,可也有优点,孝顺,多少有点,心大,这事毋庸置疑的,更重要的是,他不嫌弃月霞,还觉得她有情有义。

    就这样,照着日历挑个好日子,月霞找人帮忙,把家里东西连着孩子婆婆给拉到杨大懒家里,就打算这样过日子了。

    谁知道杨大懒不满足啊,他大小伙子抬花轿,还是头一回结婚,说啥都要办酒席请人吃饭。

    可办酒席要钱,他没钱,跟月霞两人商量一下,就决定让月霞烧两桌饭菜,再买几瓶劣酒,把村里关系不错的人请一请,吃顿饭得了。

    夏芜没想到自己也在被邀的名单里,她也没犹豫,跟着爸妈就去参加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。

    杨国俊石红娘还有一些村里的熟人都在,加起来不过一二十个人,找村里借来的桌椅,新娘子亲自下厨烧了两桌饭菜,杨大懒在门口放两串鞭炮,一场喜事就这么结束了。

    夏芜吃的心满意足,月霞烧菜的手艺非常回去,而且她刚知道,原来邀请她,竟然是月霞的主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