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都市小说 > 假千金回村种田,真豪门痛悔发颠 > 第49章  过年返乡潮
    临近过年,东华镇下了几场零星小雪,村里陆陆续续有人从外边打工回来。

    也许是某辆大巴车,载着深夜归来的游子,趁着月黑风高悄悄返回家中,没有惊动除了家人以外的任何人。

    夏芜也是在村里走动时,看到一些生面孔,回家一问才知道是打工的人回来了。

    雁头山上响起的机器声引起这些人的注意,每天往山脚下跑去看热闹的人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杨国俊几乎每天都在山上,看到熟人来问,就浅聊几句。

    而村里人问的最多的就是:“这么大的山头整下来,需要不少钱吧。”

    财不露白的道理杨国俊还是明白的,愁眉苦脸道:“家里孩子要搞能咋办,把老底都掏出来了,谁知道啥时候能见到回头钱?”

    有人面带同情,觉得杨沟村太偏僻了,种这么多果树,投那么多钱,卖给谁啊,想要回本,没有十年八年的就别想了。

    村里就这么大,谁家有点风吹草动,早都传遍了,知道夏芜是杨国俊夫妻两个刚找回来的亲闺女,听说还没有对象,许多外出打工回来的小伙子心里就有了小九九。

    到杨家门口走了几回,看到夏芜后,又没一个人敢上前。

    长得太漂亮了,肯定不愁人追,有些有自知之明的,压根不敢趟这浑水。

    再加上夏芜在村里大肆宣扬,她为了包山贷款几十万,还欠外债,加起来起码有四五十万的债务在身,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,听到这些债务就退缩了。

    没挣到钱,还欠了一堆外债,夏芜自己都没有多发愁,反倒是村里人替她忧愁,一时间她成了村里的反面教材。

    赵静刚从沪市回来,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,她妈在院子里挑稻种,见她起来了,头也不抬:“饭在锅里,还热着,赶紧吃。”

    赵静打个哈欠,揉揉眼角的眼屎,“我爸呢?”

    “去山上干活了,你爷也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哪个山上啊?多少钱,累不累?”

    “不就是雁头山,村里杨国俊家的闺女把山头包下来,上个月咱家分到差不多五六千块钱呢,人家在山上搞种植,现在又建水塔,你爸和你爷都干好一段时间了,先前种树一天一百,这回在山上干工地,你爸一天一百五,你爷一百。”

    杨静瞪大眼睛,“杨薇不是还在上大学吗?咋回来包山种地了?”

    她没记错的话,杨薇考上的可是名牌大学啊,这也太想不开了吧!

    “不是杨薇,”李红丽回头看看,见四周没人,压低声音说,“小文小时候不是生病吗?他爸妈攒钱带他去京市看病,那时候刘桂珍怀孕,刚好在京市生的孩子,听说是跟人家不小心抱错了孩子,还是户有钱人家呢,现在人家把亲生孩子要过去,又还给杨家一个闺女。”

    “回来的就是杨国俊的亲闺女,叫夏芜,长得可好看了,听说以前还出国留过学呢!”

    赵静蹲在井边刷牙,听到这些八卦,嘴巴都合不拢了,泡沫从她嘴里嘀嗒出来,她喊着:“都什么年代了,还有这么狗血的事??”

    “昂,反正我听说的是这样,夏芜这姑娘也挺好的,要不是她包山,咱家最近还挣不着钱呢。”

    回归现实,赵静漱口,去厨房拿俩包子,坐她妈对面和她聊天。

    “我爸不是在工地干吗?又没活了?”

    “唉,不是没活,是老板跑了,欠的钱今天拖明天,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呢。”

    赵静心里一沉,“拖欠多少啊?”

    “欠你爸两万多,你爷还有七八千没拿到手。”

    赵静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出去打工了,这么多年做过厂妹摇过奶茶,她不怕吃苦不怕累,可也没攒下多少钱。

    她家里情况跟她差不多,都是能吃苦耐劳的性子,只要能挣钱就干,可惜命运弄人,前些年她奶奶检查出癌症,治了两年花了二十万,把家里给掏空了,人还走了。

    赵静奶奶刚走没多久,又检查出来李红丽有乳腺癌,一家人东拼西凑,借了不少外债,总算把妈妈给看好了。

    那时候赵静打工一个月五六千,只给自己留一千五百块钱傍身,其他都寄回家。

    她爷都六七十岁了,整天跟着她爸一块去工地干活。

    赵静还有个弟弟,叫赵亮,在县里读高中,成绩还可以,每年都能拿到助学金和奖学金,他一个月生活费三百,加上助学金也能过,身上的衣服短一截都不舍得买新的。

    还是赵静心疼弟弟,怕他少年自尊受挫,经常从PDD上买些便宜鞋子衣服寄回来。

    一家人虽然穷,可也算齐心协力,没人拖后腿,就是现在这年头太不容易挣钱了。

    赵静面无表情地吃着包子,内心忍不住焦虑。

    恰好李红丽问她:“你今年咋回来这么早,过完年几号走?”

    赵静心里叹气,她回的早,是因为跟人起了争执,在原先的厂里干不下去了,就想着回来多待一段时间,好好过个年再出去。

    可刚回来就听到一个接一个不好的消息,事事都跟钱有关,她又开始焦虑。

    “不在家过十五,年前厂里忙,年后情况应该就好了,我早点去还能多挣点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行,你寄回来的钱我都给你攒着呢,等你嫁人好当嫁妆,我这身体……”

    又是熟悉地唠叨,让人觉得繁琐的同时,心里又暖暖的。

    中午是赵静做的饭,她爸赵树华跟她爷从山上回来,一家人边吃饭边聊天。

    赵树华说:“你在家也别闲着,多帮你妈干点活,这么大闺女了,成天睡这么晚才起,以后嫁到别人家像什么话?”

    赵静翻个白眼,“我又不是天天都起这么晚,昨天回来都半夜了,我睡会咋了?”

    她爸人还挺好,就是不能张嘴说话,一股子封建大家长的味,小时候赵静总是被骂哭,现在长大了,也能跟她爸呛两句。

    “行了,闺女又不是天天在家里待着,别说她了,”李红丽拦着劝两句,知道男人是心疼她身体不好,可自从大病痊愈,她就没干过啥重活,成天就是在家里做做饭洗洗衣服,能费多大劲。

    赵静爷爷闷声不吭地吃饭,吃完了才对赵静说:“一会儿你去竹林里挖笋,送去村委会。”

    挖笋赵静会,可:“为啥要送去村委会?”

    李红丽赶紧解释:“村里在收冬笋,一斤能卖一二十,你爸跟你爷前段时间挖笋挣了不少呢。”

    不过村里人都知道挖笋能挣钱,都快把山脚下的笋给挖没了,现在找笋比之前难多了。

    估计再过段时间,就没这样挣钱的好事了。

    “村里收冬笋干啥,卖给谁啊?”

    “就是夏芜啊,她认识的人多,卖给大城市里的人。”

    李红丽他们也都说不清楚怎么回事,杨静也就没继续问了。

    吃完饭她爸继续去干活,杨静背着篓子拿着锄头,准备去挖笋。

    在家闲着也是闲着,挖笋还能卖钱,多好。

    不过就跟她妈说的那样,近一点的地方冬笋都被人挖了,她只能往子母山里走,听说除了冬笋能卖钱,野木耳也能卖钱。

    赵静运气不错,挖了七八根竹笋,还采了些野木耳,像是回到了小时候,给她累得出汗,不过在山林里采野货可比坐在厂里打螺丝舒服太多了。

    唉,要是能在家里找到活,谁愿意出去工作呢。

    赵静带着冬笋去了村委会,果然,好多排队卖笋的人。

    村里的会计杨明凯负责记账,杨国峰负责检查冬笋的质量,合格就称重。

    很快就排到赵静了,杨国峰看到是她,还打了招呼:“哟,静静回来了啊,啥时候到家的?”

    赵静不好意思笑笑:“昨天晚上回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多休息两天,肯定又是你爸催你干活。”

    杨国峰清楚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,一语中的,赵静都笑了。

    “我爸就那人,自己闲不下来,也看不惯别人闲着,不是啥大事,刚好我也想家了,去山上转转还舒服呢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丫头是好的,叔看看,挖的笋都不错,留下了,一会你去把笋皮扒一扒再称重算钱,”招呼完赵静,他又忙活起来。

    赵静把冬笋带到一旁空地,学着别人的样子把冬笋老厚外壳扒干净,只留下几层薄壳,杨明凯确认合格后就能过秤了。

    最后告诉赵静,她挖的笋共有十三斤,一斤二十,这都二百六了。

    不过要等明天才能来领钱。

    杨静喜上眉梢,幸好她没偷懒,在厂里打一天螺丝也挣不了这么多啊。

    “明凯叔,天天都收冬笋吗?”

    要是天天都收,她打算过完年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“哪能啊,冬笋都快过季了,你今天估计都跑子母山里挖了吧?卖也没之前那么好卖,估计再有个十天八天,冬笋就要下架了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杨静心都沉底了。

    杨明凯笑道:“明年说不定还能卖,你到时候提前回来早点,没啥可惜的。”

    杨静苦笑:“我还想着要是天天能挣这么些钱,我就晚点出去打工,想在家多陪陪我妈。”

    “前段时间挖笋挣钱多,现在不行了,村里家家户户都去挖,再挖下去,估计明年竹林都要缩水,影响生态,”杨明凯似乎想到什么,突然问赵静:“静静,你会耍电脑不?”

    赵静点头,“会一点,怎么了?”她之前还报班自学过呢。

    “那你等会再走,等你国峰叔忙完,说不定能给你找个活干干。”

    “啥活啊?”

    杨明凯笑着道:“就是用电脑打打单子,回信息,这在外面叫啥,服是吧?”

    “对,是叫服。”

    不知道为啥,赵静心里有种猜测,她试探地问道:“是给我国俊叔家的闺女干活不?”

    “你都知道了?”

    “我猜的,”赵静笑着解释:“我爸跟我爷不是在山上干活吗?挖笋来卖这事就是我爸告诉我的,村里估计也没其他人要招服了吧。”

    没过多久,杨国峰就忙完了,他得知赵静会电脑,就带着她去找夏芜,路上把情况给说了。

    夏芜在网上拍视频,积攒不少粉丝,她自己种了两亩多草莓,在网上卖的可火了,又帮村里卖冬笋,一天天光订单都有几百个。

    夏芜一个人忙不过来,又找不到帮手,就托杨国峰帮她寻摸个会电脑的,恰好最近村里年轻人陆陆续续回来了,不过会电脑的不多。

    杨国峰骑着三轮车,把村委会剥下来的笋壳都运到杨家,堆肥用。

    杨国俊挖的肥坑越来越大,就这还有些不够用呢,山上几百棵果树都要上肥,夏芜说为了健康,不打算打农药,那给树施肥就至关重要了。

    幸好笋壳肥质量好,他们卖冬笋剩下的壳烧了也能用。

    “小芜在家不?”

    “我在!”

    赵静站在杨国峰旁边,听到屋里传来一道好听的声音,像黄鹂鸟似的,清脆娇嫩,不一会儿,一个穿着利索、扎着马尾的女孩子从院子里走出来,皮肤白净,不施粉黛,五官精致的像是明星一样,是赵静从未见过的漂亮。

    她一时间有些看傻了眼,连杨国峰介绍她她都没听见。

    “静静?”

    杨国峰推她一下,要她跟着夏芜进屋,赵静才反应过来,闹了个大红脸,赶紧跟上去。

    “赵静,静静对吧,我可以这样叫你吗?”

    夏芜亲切的样子让赵静有些受宠若惊,她连连点头,“可以,大家都这样叫我。”

    “好,你可以叫我小芜,也可以叫我夏夏,你坐这里,我现在跟你讲怎么操作……”

    十来分钟的时间,赵静就学会了怎么操作,就是回复人信息,确定订单数量,然后打单子,发货。

    这些活之前都是夏芜在干,她实在有些忙不过来,想着好好拍视频吧,结果每天都有一大堆琐事,无奈,夏芜只能找人帮忙,解脱自己。

    杨静上手很快,夏芜跟她谈好工资,一个月三千块钱,薪资不算很高,但胜在离家近,自由时间多。

    反正都是兼职了,还要啥自行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