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太平记 > 第158章 交错
    “王公,并非我不欲保护前来投奔之人,而是如今江淮形势有变,官军与蛾贼的主要战场将逐渐转移到长江以南,柴桑位处要冲之地,势必成为两军交锋的中心。若是继续留在柴桑,只会沦为两军的饵食,所以我打算提前带领宗族部曲南下,投奔义父,他已经在交州拿下五郡之地,足够安置我等。你们可以随我南下,也可以另寻他路,全凭自愿,我不强求!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!”王温点了点头:“此事干系重大,容我回去思量一两日,再做回报!”

    “这个自然!”聂生点了点头:“南下我也要准备一段时间,希望你们若是想要随我南下的,三日之内给我回复。还有,由于南下需要船只,所以我已经派人封锁了码头,扣留了所有船只,到时再统一分配。”

    “喏!”堂上众人齐声应道,便各自回去商量准备了。周锦也干忙回到后屋,将聂生宴的情报禀告了周氏:“阿姐,阿生那边已经定了,我们这边应当如何?是跟他南下去交州,还是另做打算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随他南下了!”周氏叹了口气:“他都说的很明白了,柴桑接下来要打仗,魏聪已经得了交州,不跟着阿生南下避难,兵荒马乱的我们还能去哪里?难道回庐江老家去?”

    “阿姐说的是,若我料的不错,今日堂上那些人十有八九都要去交州!”周锦道。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,兵随将令草随风。乱世之中,你不跟着强者就要死,照我看,这一切都是那个魏聪的安排,此人考虑周全,阿生是他的义子,我们跟着不会吃亏的!”

    “那我待会就去一趟,把阿姐的意思通告一下!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襄阳,蔡府。

    曹操和蔡瑁坐在临近花园的偏厅,婢女们送上糟鱼、鸡蛋、烤饼、炙肉和粟米粥:“阿瞒,没办法,非常时候,很多人都没有饭吃,我想也只能一切从简了!”蔡瑁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照我看你吃的可不差!”曹操随手拿起一枚鸡蛋,敲破外壳,一边剥壳一边笑道:“照我看应该能吃的时候尽量吃,明天没得吃至少我今天吃够了。说说吧,荆州这边情况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怎么说呢?”蔡瑁摸了摸自己的脸颊:“我第一次觉得那些穷鬼们还能搞出这么多事情来,从单个来看,他们很好对付,但是如果数量多到一定地步,那就什么都没用了。你明白我的意思吗?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冯车骑还是打不赢?”曹操把鸡蛋放入嘴里咬了一口:“我没记错的话,他已经好几次向朝廷要求增兵了!”

    “这倒不是!”蔡瑁摇了摇头:“冯车骑打了几次胜仗,杀的蛾贼尸横遍野,真的,阿瞒,你只有亲眼看到尸体铺满了你目光所及之处的土地,才会明白‘尸横遍野’这个词的意思!那么多人被杀掉了,而剩下的人被包围在城里,宁死也不肯投降,距离打赢还早得很呢!”

    “我有些不太明白!”曹操摇了摇头:“据我所知,既然冯车骑连战连胜,杀得蛾贼尸横遍野,那为何还向朝廷要求增兵呢?不瞒你说,雒阳有不少人对他已经颇有微词了,觉得他是在故意养寇自重!”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难理解的?”蔡瑁笑道:“蛾贼手里拿着的环首刀和长枪也是能杀人的,你打了胜仗杀敌一万,自己也要死个几千人吧?蛾贼有几十万人,官军才多少人?一边打胜仗一边要援兵不是很正常的吗?”

    “长枪?环首刀?”曹操笑道:“阿瑁,我怎么听说蛾贼都是乌合之众,只有锄头和竹枪,有把镰刀就不错了!”

    “你这都是老黄历了,现在已经不一样了!阿瞒你稍等!”蔡瑁起身走出门外,片刻后回来时手上已经多了一把环首刀,他递给曹操:“阿瞒,你看看,这刀怎么样?”

    曹操接过刀,拔出鞘来,对着灯火看了看,只见刀刃雪亮,上有如丝绸织品一般的脉络,不由得吃了一惊:“这是蛾贼的刀?”

    “你可以先试试!”蔡瑁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曹操站起身来,随手一刀斩落,便将几案斩断一角,复看刀刃无伤:“此刀甚好!当真是蛾贼的刀?”

    “嗯!”蔡瑁点了点头:“这是几个月前守卫襄阳时,一名蛾贼先登所用的,我觉得好用,就留下来了!所以你知道了吧,兴许官军在甲胄弓弩上还能占些便宜,刀枪这方面兴许蛾贼用的还要更好些!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这样?”

    “这倒也不奇怪!”蔡瑁笑道:“你忘记蛾贼最早的参与者都是什么人?矿徒,当地冶铁甚多,军器好些也不奇怪。不过还有另一种传闻!”

    “什么传闻!”

    “蛾贼背后还有人!蛾贼的兵器很大一部分就是那个人提供的!”

    “有这等事?”曹操神色凝重了起来:“那这个人是谁?可有凭据?”

    “那就没有了!”蔡瑁摊开双手:“都只是传闻罢了!不过我觉得这可能性不大,提供这么多军器要多少精铁呀!打制的人手更是惊人!那人如果有这么多精铁、这么多工匠,他为何不乘机起事,却只将其给蛾贼,岂不是多此一举?”

    曹操陷入了沉默,半响之后方才点了点头:“你说的是,即便当真有这么一个人,那现在也不是彻查这件事情的时候,只有等到蛾贼平定之后,才能腾出手来查后面这些事情!”

    “嗯,阿瞒你这话和我爹说的一样!”蔡瑁微微一笑:“对了,新帝刚刚继位,大将军秉政,正是开乘布新,像你这种少年英杰大有作为的时候,你怎么离开雒阳,来我这里了?该不会是又得罪了哪位贵人家的小娘子,逃出雒阳避祸吧?”说到这里,他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要说避祸倒也不错!不过不是为了小娘子!让你的婢女退下,我们好说话!”曹操道。

    “你们退下!”蔡瑁命令,婢女赶忙退下:“雒阳又有什么机密事——”

    “袁绍召集同辈,要逼大将军尽诛宦官!”曹操面无表情的说道:“我离开时他们已经约定了时间,快的话,明后天你应该就可以听到消息了!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蔡瑁吓了一跳:“逼大将军尽诛宦官?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就是这个意思!”曹操强压下心中的得意,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:“袁绍召集各家壮士于京中,约定先诛杀宫外的宦官及其家属,如此一来,大将军就不得不立刻行事了!”

    “我还是没听懂,啥叫大将军不得不立刻行事了?”蔡瑁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:“当今的大将军乃是党人首领,他要诛杀宦官不是举世皆知吗?为何还需要袁绍他们逼他?”

    “哎,阿瑁你真是笨呀!”曹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:“大将军之所以是大将军,是因为他的女儿是太后。大将军是党人首领,太后可不是,她居于深宫之中,平日里和宦官亲近的很,妇人家心又软,那些阉人趴在地上哭哭啼啼的一求,太后就下不了手了。没有太后点头,就算是大将军,也拿宦官没有什么办法呀!”

    “这倒是!”蔡瑁这才明白了过来:“袁绍若是先把宫外的宦官和家属都杀了,那大将军就不得不动手了,这个法子好。不过这种大事,你怎么不在雒阳,跑我这里来了?”说到这里,蔡瑁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老友,就差把话说出口:“你该不会是临阵脱逃了吧?”

    “少胡思乱想!”曹操冷哼一声:“我来襄阳是另有差使的!”

    “差使?袁绍他们在雒阳做出大事,你却跑到襄阳来,多半是你临阵胆怯,袁绍才把你派到襄阳来了。可惜我那时不在雒阳,错过了这等扬名天下的机会,当真是抱憾终身!”

    “住口!”曹操被蔡瑁这番阴阳怪气的话气得半死,骂道:“你懂个屁,尔公来襄阳做的才是真正的大事,没有我在这里费心费力,袁绍他们就算促成了诛杀宦官之事,也不会有好下场!”

    “你这是啥意思?”

    “你还不明白?袁绍他们这是在逼大将军杀宦官,这和大将军主动杀宦官可是天差地别了。大将军主动杀宦官功劳和声名归大将军,而若是袁绍他们先动手诛杀京中的宦官和家人,大将军随后动手,那声名就尽归我们,大将军不过是因人成事,你觉得大将军会怎么想?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大将军会降罪于袁绍他们?”蔡瑁问道。

    “现在估计不太可能,毕竟袁绍他们会被天下士人当成敢于第一个击杀宦官的英豪,大将军不敢犯众怒,但将来就不好说了!”曹操冷笑道:“毕竟官当大了,心胸只会变窄,这种事谁都一样的!除非——”

    “除非什么?”

    “除非我们在外有强援!”曹操笑道:“大将军有所顾忌,自然不敢动手!”

    “我明白了!”蔡瑁笑道:“你这次来襄阳是为了见冯车骑,对不?不错,冯车骑坐拥大军,的确是很好的外援!”

    “错了!”曹操冷声道。

    “不是冯车骑,那还能有何人?”蔡瑁不解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魏聪魏孟德!”

    “魏聪?”蔡瑁闻言一愣,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:“他?你不会搞错了吧?他不是因为杀官逃亡了吗?怎么可能当你们的外援?”

    “你的消息太落伍了!”曹操冷笑道:“就在不久前,他引兵从豫章郡翻越五岭,直入交州,击败了苍梧太守张叙,已经占据了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朱崖、合浦五郡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蔡瑁目光呆滞,几分钟后才问道:“当真?会不会是同名同姓之人?”

    “错不了!”曹操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,递给蔡瑁:“你自己看,这是扬州那边传来的消息,身高八尺,仪表不凡,擅长书法,不是他还能有谁?”

    “这,这也未免太,太离谱了吧?”蔡瑁看完了书信,惊叹道:“这才多长时间呀!他竟然已经占据了五郡之地。不过就算这样,找他当外援也没啥用吧?交州距离中原那么远,人口又少,五郡的户口加起来还没南阳一郡多,这种外援有用吗?”

    “所以说阿瑁你没眼光,当初魏聪那么大一人才在你面前你愣是没看出来!”曹操冷笑道:“你要看当今天下的形势,魏聪为啥敢去攻打交州,还不是因为蛾贼之乱,隔断了中原前往交州的交通?如果他拿下交州之后,朝廷还没有平定蛾贼之乱,你觉得他会不会举兵北上,去吃下荆南和豫章呢?那时你觉得他这个外援还有用吗?”

    “若是这样的话,他的确有这个资格!”蔡瑁点了点头:“不过话说回来,他凭啥要当你们的外援呢?你们能给他什么好处?就凭过去的那点交情?我觉得他不是那种人!”

    “因为他也需要有人替他在朝中说话呀!”曹操笑道:“除非他真的要自立为王,自外于大汉,归根结底他还是需要朝廷给他的官爵,除了我们,他哪里还能找到更好的路子?”

    “你们想的还真远!”蔡瑁叹了口气:“不过眼下从这里去交州的路已经断绝了,到处都是乱兵,如果我是你的话,肯定不会冒这个险!”

    “我当然不会就这么去交州!不过你记得赵延年吗?他现在在冯车骑手下混得还不错吧?我就不信他没有保留一条和魏聪的联系渠道!”

    “你还记得他?”蔡瑁笑道:“这厮现在已经不一样了!”

    “哦?怎么说?”曹操问道。

    “魏聪杀了那巴陵县尉王圭,逃走之后,其部众就归赵延年统领。按说这赵延年也是个有本事的,就领着魏聪留下的部众,从荆南杀到南郡,从南郡杀到襄阳,从襄阳杀到江夏,大仗小仗至少打了二三十场,少有败绩。硬生生从一个杂号校尉,一步步积功升到了中郎将。冯车骑很看重他,听说仗打完后要奏请朝廷,封他为关内侯呢!”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