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小蓓笑着摇了摇头,回答道。
“这是家里给寄的,最近梨子上市了,家里给寄了两大箱呢,给你们拿些尝尝。”
周安想了想,如今确实是梨子上市的时间。
秋白梨差不多是,9月下旬和10月上旬成熟采摘。
周安用水洗了洗,咬上一口,这玩意儿贼甜,汁水也很足。
其实这样吃,并不是这梨子最好吃的吃法。
这秋白梨得做成冻梨,那才叫一个地道呢。
冻梨是东北的一个特色美食,估计只有东北这边的人才能吃到。
梨子成熟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下雪了,于是会有人将这梨子给埋进雪里面。
把这梨子放进雪里面冻上,这玩意儿越冻越黑。
虽然看着黑乎乎的像是变质了,可吃到嘴里才知道有多美味!
把梆硬的冻梨,放进凉水里面缓一缓。
在冻梨上咬出一个小口,吸取它的汁水。
那汁水又清甜又冰爽,果肉也变得绵绵软软的。
冬季的水果不易保存,而这冻梨却能够存放很久。
因此冻梨也成了,许多孩子们的童年美食。
不过这冻梨,一般在八九十年代的孩子们,吃的比较多。
在这60年代,梨也算稀罕东西,不是哪里都吃得到的。
这梨的味道是真好吃,他打算这两天将空间再升级一下。
到时候买棵梨树种进去,等梨子成熟了,就在院子里面做冻梨吃。
“来大力,你也拿个梨吃!”
刘小蓓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梨子,递到了周大力的面前。
周大力接过这梨子,嘿嘿笑了起来。
“嘿嘿,谢谢小蓓姐了。”
刘小蓓的个子不高,只有1米58左右。
在这个年代大家普遍营养不好,所以个子都不是很高。
女生基本只有1米5或1米6,能长到1米7以上的很少。
个头娇小的刘小蓓,听到大高个周大力叫她姐,还傻愣愣地盯着她。
顿时有些不好意思,忍不住红了脸颊。
这周大力傻愣愣的,看到刘小蓓的脸颊绯红,直接开口问道。
“小蓓姐,你这脸是咋了?咋恁红呀?”
刘小蓓听到这话更是不好意思了,恨不得用手捂脸。
王玥玥笑着走了过来,在周大力的背上拍了一把。
“你这傻小子,可别盯着我们小蓓看了,你小蓓姐脸皮最薄了,都给她弄的不好意思了,哈哈!”
周大力听到这番话,顿时也明白过来,连忙垂下脑袋,像个乖巧的鹌鹑。
周安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,突然有点想做红娘了。
这刘小蓓只比大力哥大半岁,年纪相仿,而且长得是真没得说。
不像程二丫那种妖妖媚媚,皮肤是漂亮的小麦色,标准的鹅蛋脸,还有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。
不过婚姻这事还得看缘分,其他人强求不来。
王玥玥在临走之前,突然想到了什么,转头对着他们说道。
“小安,大力,有个事儿还忘了跟你们讲了,我们明天要找村长借毛驴儿磨豆子,想做些豆腐吃,你们要是也想做豆腐,今晚上把豆子泡上,明天可以一起弄。”
刘小蓓接着这话,补充说道。
“明天磨了豆子,要是你们不会整,到咱知青点来,我会点豆腐,我帮你们弄。”
周安和周大力笑着点了点头,答应道。
“哈哈好!到时候咱们点豆腐吃!”
到了第二天下午,周安就准备泡豆子了。
“小福啊,把厨房里的黄豆都给拿来。”
“好嘞大哥!”
二弟周福提着一个布袋就过来了,这布袋里的黄豆不多,也就十斤左右。
上次村里收黄豆,周安按照工分来分豆子,只分到了这些。
六弟周河一边帮忙把豆子里的杂质剔出来,一边问道。
“大哥,咱这些豆子能做多少豆腐呀?”
“差不多能出个三十斤左右吧!”
周安在上一世是点过豆腐的,一斤豆子大概能出个三斤豆腐。
这七八斤黄豆,顶多也就做个三十来斤豆腐。
听着还挺多,但若是敞开肚子来吃,一家人吃个几顿就没有了。
周安重生回来后,家里还真没吃过豆腐。
弟弟妹妹们长这么大,以前基本上吃的粗粮野菜,豆腐这东西还真没吃过几回。
雪白滑嫩的豆腐,可以做很多不同的美食。
反正女知青们借了村里的毛驴,不如多做些豆腐,不然可惜了。
早知道要做豆腐,周安就该在供销社多买些黄豆回来了。
不过黄豆这东西,在供销社也需要黄豆票才能买。
就这么一小袋黄豆,肯定是不够的。
周安琢磨了一会儿,从厨房的房梁上取下了几大块腊肉。
肉这东西是硬通货,更别说已经腌制好的腊肉。
周安提着这腊肉,在附近邻居家串了串门。
嘴上说着是来看看他们,串串门走动走动,其实是用这腊肉去换黄豆的。
今年黄豆的收成其实还不错,周安都能分到十斤黄豆,更别提其他人了。
成年的壮劳力,天天上工不偷懒的,差不多能分到个小几十斤。
这黄豆刚分下来还没半个月,家家户户都有,所以用腊肉换黄豆非常顺利。
用这几大块腊肉,足足换了一大麻袋的黄豆,差不多有个百八十斤。
黄豆太多了,挑水的两个大桶,还有一个大盆里,泡的全是豆子。
第二天一大早,周安便带着泡好的黄豆,来到了女知青们的住处。
一进院子里,周安就看到了那口石磨,已经被搬来了。
一看到这口石磨,周安就回忆到了以前的岁月。
这口大石磨不是私人的,是村里公用的,谁要用谁去搬就行。
平时村里人磨粮食磨豆浆,都是用这玩意儿。
这古朴的大石磨,也就是在这些年代用的比较多。
等到几十年后想喝豆浆,哪儿用的着石磨,豆浆机几分钟就能搞定。
不过周安还是更爱喝,这种石磨磨出来的豆浆。
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,总觉得味道更香甜。
一只毛驴被绑在院子里,这也是集体的东西。
女知青们正在把泡好的豆子,往院子里拿。
“今年的豆子可真好,你瞧泡过之后多饱满呀!”
“我都好久没吃过豆腐了,今天终于能做豆腐吃了!”
“哎,小安来了呀!”
王玥玥看到周安后走了过来,看到他脚边满满两大桶和一大盆的豆子,有些惊讶。
“呀!小安你怎么弄这么多豆子过来,这得做多少豆腐呀?你们吃得完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