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红楼兵圣 > 第115章 腰子不好
    薛蟠急着出门,每天玩不够,经过书房,刚要出院子门,被人叫住,薛蝌神色严肃,吓了薛蟠一跳,还以为贾府里下人得罪了薛蝌。

    贾府下人最势利,不过自己平日里手脚大方,谁还不开眼得罪自己堂弟啊。

    “大哥,我父亲快要到京。”

    薛蝌小心观察薛蟠的神色,仿佛在担心什么。

    “二叔到京?”薛蟠惊讶了一声,随后高兴道:“二叔怎么要来京城。”

    薛蝌松了口气,笑道:“我父亲原先答应为王信将军采购军火,采购军火的船队返回,还在两广时听闻倭患平了,我父亲不知道王信将军的主意有没有改,所以他人先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货已买回来,岂有变卦之理。”薛蟠皱起眉头,转而说起薛岩,“二叔一向性子谨慎,如何连那王信的定金也没收。”

    薛蝌倒不在意,做生意要分情况,有些生意是为了直接利益,有些生意为了人情,终归还是为了长远的利益,“局势变幻莫测,也怪不了他,大不了再卖去别家,不至于会亏。”

    薛蟠摇了摇脑袋,想到了什么,忍不住笑骂道:“这王信使唤咱们薛家人倒是不气。”

    堂哥这句话说的没问题。

    薛蝌认可道:“父亲赶回金陵才知道大军已经返程,大军行军速度慢,人多眼杂,父亲不好去打听,索性直接先行到京等候。”

    “到了何处?”薛蟠问道。

    “到了通州,大房在通州与那王信将军不是有生意吗,所以亲眼去看一看。”回答完,薛蝌才提起另外一件事,“经过扬州时,父亲受林世叔所托,带书信于政世伯,因为在通州耽误,所以先派人来府上送信,顺便告知我,等父亲到京也会来贾府拜访。”

    “二叔还是原来的谨慎性子。”薛蟠叹道,

    薛蝌倒也不反对。

    堂哥爱玩,性子没定,外表愚钝,实则没耐心去想。

    薛蟠见没有其他的事,也顾不得多想,一门心思去玩,匆匆交代了声:“二叔回来了,记得去叫我,我外头有事,先走一步。”

    薛蝌答应一声。

    看着堂哥离去的背影,心里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自己和妹妹是小辈,又寄人篱下,那么无论从长辈上论,还是从平辈论,父亲的口信应该先送到伯母,伯母再来告诉自己兄妹,家里事由伯母安排,然后是堂兄。

    只是父亲喜欢让自己出头来撑门面,很多事特意交给自己去做,哪怕不合规矩,这些规矩可大可小,就看别人在不在意。

    幸亏堂兄是个不知事的性子,并没有深究。

    如果大伯还在,父亲必然是先把口信送到大伯处。

    堂兄这边没有了问题,再去伯母处,告诉伯母自己已经告诉了堂兄,堂兄说知道了,这个顺序下来,伯母应该不会计较。

    不过妹妹应该高兴的要跳起来吧。

    父亲回来,他们就可以离开,妹妹也不用再见到自己就叫屈。

    贾政闷闷不乐。

    来到赵姨娘房里喝茶,赵姨娘见老爷来了,脸上笑的灿烂如春,赶了贾环去大观园姐姐那里去玩,把平时攒的些好吃的零嘴全让丫鬟摆上桌。

    贾政躺在炕上,炕上铺着外国编织的毛毯,两边一对洋漆小几,赵姨娘就跪坐在贾政身边,一会儿给贾政捶腿,一会儿喂东西到贾政嘴里,再过一会儿又喂茶,把贾政伺候的眼睛都闭了起来。

    说来也怪,赵姨娘平日里抱怨这个骂那个,偏偏见到老爷的时候却不出声,一门心思扑在老爷身上,生怕惹老爷心烦。

    说她心机深,可孩子都有了两个,能这些年一直如此,却也是难得。

    贾政闭着眼,眉头还在皱着,赵姨娘倚靠上去,故意用温软包裹贾政的胳膊,然后抬起手抚摸贾政的眉头,仿佛想要摸平。

    “唉。”

    贾政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贾政叹气,赵姨娘才问。

    贾政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赵姨娘也不生气。

    贾政心烦。

    京城的混乱局面多少年了,他是再也坚持不住,也应对不了,这些年,贾府一日不如一日,面子上越来越大,底子却所剩无几。

    本来指望家里姑娘封了贵妃,借着省亲的风头,捞回点底子,结果出了罗明这档子事,周道丰一出手,半年就把倭患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好嘛。

    又是满盘皆输。

    也就是他们贾府家大业大,满盘皆输了几回,可如今实在是没东西可以撑下去,薛家各处生意受到刁难,他们贾府又何尝不是。

    薛家是生意,他们贾府是关系。

    各地的故旧送来的利益越来越少,幸亏林如海每年往府里输送不少,还有个贾雨村也算懂事,如今又算是培养起了个王信。

    可此子又与别人不同,想起林如海的信,贾政就烦的心口痛。

    没一个人能帮忙分担的,至于自己的夫人,贾政想起来就更烦。

    “还是你们小户人家的好,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。”

    贾政莫名其妙的说了句,赵姨娘没听懂,欢喜道:“我们小户家的女儿当然好,不好能给你生儿子生女儿。”

    赵姨娘的话,贾政忍不住笑了两声。

    而听到老爷笑了,赵姨娘越发有劲,靠在老爷身边,两手伸到下面,一上一下的给老爷揉大腿。

    贾政舒服的往赵姨娘怀里拱了拱。

    自己想外放,林如海回京,京城的事给他来主持,贾府真正能靠的人只有他了,也只有他还能真心实意的为贾府打算,还是靠着已故妹妹的原因。

    爱屋及乌。

    可惜了妹妹,多么疼爱她的夫君,她却年纪轻轻撒手人寰,妹妹没有福气啊。

    如今四大家是王子腾顶门户,贾府仿佛是靠着王子腾,可指望王子腾,王子腾倒不把贾府甩开,不过他要把贾府吸干,最后都成为他王家的,贾府彻底沦为王家的附庸。

    史家那边看得清楚,看不起贾府子弟的无能,也只能恨其不争,也就与各家疏远些。

    贾史王薛。

    难道要变成王史贾薛?

    原本指望林如海,结果林如海巡盐御史没了,又回不了京,亏了个底朝天,自己怎么办,想到林如海的书信,贾政又忍不住皱起眉头。

    赵姨娘不知道老爷今天怎么了,外头的事就这么让他烦心?只能用力的帮老爷分担,用心揉着大腿,希望让老爷舒服些。

    贾政又往赵姨娘怀里拱了拱。

    与王夫人是没有办法的事,不光要娶,还要生孩子继承家业,必须是嫡子嫡母,对于儿子女儿们,自己倒不恨,而且精心教育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嘛,贾政最喜欢赵姨娘。

    可惜自己给不了更多,一个儿子一个女儿,不是自己不想给更多,只是自己身不由己啊。

    “老爷,大老爷回来了,已经到厅等候。”

    外头。

    有人喊道。

    贾政睁开眼,收到林如海的书信,他就派人去找大哥,只是大哥不在家,自己又心烦意乱,不知道大哥何时能回来,所以才来赵姨娘处静养。

    “再呆会。”

    赵姨娘不甘心。

    贾政没有停留,他这把年纪,许多事看淡了,家族事业最重要,否则一大家子人喝西北风去么。

    赵姨娘揉了揉发酸的手腕,只能起身送老爷离去。

    出了姨娘院,春风一吹,贾政越发清醒,一会儿走到厅,见到了贾赦。

    贾赦喝着茶。

    见到弟弟进来,也不起身,等贾政坐下,闻到弟弟身上的味道,一般人很难闻出来,贾赦是花中老手,如何闻不出,当做不知,开口问起:“找我何事?”

    贾政提起林如海的书信,以及一些局势,最后说到王信。

    原来林如海告诉贾政,王信与一般人不同,有些规矩谦让着他点,比如孝敬银两,又或者贾赦的脾气云云。

    贾赦听得脸色一沉,怒道:“倒是怪了,原来是请了个祖宗回来。”

    贾政如何不知大哥的脾气,只能小心劝道:“林如海也说了,如今钱财不是紧要,紧要的是人,越是人才越有脾气,多包容些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。”贾赦打断贾政的话,冷笑道:“府里的开支都是我在支应,说银子不重要,倒是拿银子出来。”

    贾政知道大哥发脾气,尽力忍着。

    贾府每年至少一半是林如海撑着,林如海不光是自己的妹夫,也是贾赦的妹夫,所以倒不能算自己的,可大哥也没要把功劳全算在他头上。

    贾赦知道自己说话不好听,收敛了些,“前些日子,里外谁不知道贾琏那混账东西被他媳妇骂跑了,我可说了一句话?还不是银钱上头直不起腰。”

    贾政知道大哥说的是实情,如今林如海不再担任巡盐御史,往年最大份的孝敬是收不到了,自己也没办法,闷闷不乐的问道:“既然如此,大哥你说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贾赦又能拿出什么主意。

    想了半天,狠狠道:“都是他妈的一帮白眼狼,姓王的就没一个好东西,我还懒得搭理他呢。”说完,袖子一甩,留下贾政一个人离开。

    贾政倒是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生气就生气吧,把林如海交代的事情办好就成。

    最开始是因为夫人她们这帮王家的女人,因为王信姓王,所以她们高看一等,如今林如海特意交代,自己就不能懈怠了。

    终归还是贾府自己腰不直,贾政想到这里。

    大喝一声。

    “宝玉在哪?让他过来,这些日子没拘他,恐怕连字都不认识。”

    外头的下人们一听,两个跑去找宝玉。

    宝玉在园子里玩,突然听到老爷找自己,吓得脸都白了,倒是精明的很,连忙催促人去找老祖宗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