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红楼兵圣 > 第57章 怕兄弟苦
    值房的小吏来请。

    轻声轻语。

    “陈员外郎,首辅请您进去。”

    陈言连忙起身,跟在小吏身后。

    内阁首辅的班房很大。

    金砖如镜,陈言每一步轻飘飘的,虽然一把年纪,却依然紧张与激动,乃至终于见到内阁首辅,掌舵大周二十年之久,闻名天下的周道丰。

    “拜见阁老。”

    “请坐。”

    周道丰一边看着公文,一边书写,嘴里也不停,直来直去,“京营练兵的事,你们的侍郎什么态度。”

    “自从金部台病逝后,李大人的确有过意动,后来不知道为何,又不怎么插手京营改革的事,戎政衙门目前主导京营,兵部已然插不上手。”

    陈言端坐椅子上,一字一句的说道。

    京营改革是戎政衙门多年前就提出的,谁都知道京营烂。

    但是兵部不同意。

    后来兵部同意了,为了争夺主导权,多年来互不相让,直到原兵部尚书病逝,而兵部侍郎却态度微妙,兵部开始失去主导权。

    “好好办差。”

    “李源想要谁也不得罪,他已经得罪人了。”

    朝廷任官仿佛是周道丰一句话的事。

    堂堂兵部侍郎,三品大员,在周道丰嘴里轻描淡写的定下结局。

    陈言大喜过望。

    “京营本是你职责分内之事,不要松懈,时刻盯紧些,这件事做好了,未来尚书也不是不可得。”

    周道丰说话直奔人心。

    仿佛一个商人。

    满嘴的利益,没有讲一个仁字。

    陈言却顾不上,内心的欢喜似乎要溢出来。

    下意识的幻想,别人称自己为部台大人的时刻。

    不过提起京营。

    陈言有点不安,犹豫起来。

    “讲。”

    周道丰头也不抬。

    陈言没有发现,被周道丰的态度感染,慌张的说道:“扬州调上京的一位王都司,听说部里亲点的练兵之事,今日下官去巡视,发现此人.非同一般。”

    谨慎起见,陈言说道四个字。

    “如何不一般。”

    “京营军纪荒废,士气松弛,多年来一直有人提起,让京营重新练兵也不过是老生常谈,如今才真正开始,上下都很重视,各处练兵大动干戈,唯独此人不急不慌。”

    周道丰终于停下手里的动作。

    陈言加快了语速。

    “今日去他挑选的营地去看,结果他不在营中,听一名哨官说,此人忙着去给下面人找生计去了,倒也是惊奇啊。”

    官场上。

    特立独行的评语不算是好话。

    周道丰却笑了。

    见到首辅笑,陈言内心懊悔,自己用词应该更谨慎些的。

    “你做的不错,凡事能用心,都像你这样,朝堂何至于如此,去吧,放心去做事,老夫还能为你们撑起一片天。”周道丰重新拿起笔。

    案几一侧堆满了未处理的公文。

    陈言起身。

    深深的弯腰拱手。

    恭敬的离开。

    太上皇退位后,所有事务需要经由内阁,由内阁首辅亲批。

    每天多少公文。

    非常人可以担任。

    而眼前的首辅做了二十年。

    同样。

    也说明此人权势滔天了二十年,官场遍地门生故旧,包括前不久病逝的兵部尚书,也是首辅一手提拔起来的,他说撑起一片天,陈言毫不怀疑。

    一心二用。

    周道丰等着下一个人进来,趁着得空的片刻,琢磨起王信。

    太上皇是自己见过最聪明的人。

    只可惜性格顽劣了些。

    需要哄着。

    但是太上皇说此子打仗厉害,自己并不怀疑太上皇的眼光,陈言看不懂倒也正常,的确非常人,值得更多的关注,可惜姓王啊。

    周道丰顿了顿。

    虽然刘儒与自己做对了半辈子,可有件事情,周道还是认可的。

    勋贵不可用。

    奈何。

    为什么你们要逼得这么紧。

    周道丰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为何就不能等等呢。

    利益遮人眼啊。

    都想要捞取最大的资历。

    按照军册编制。

    “东军在册人员三万,左右两路各九千,每路设总兵一人,副总兵或参将三人,大小营区数目不等,其实当年京营、禁军、十二团营各大军未整编时,在册兵额与实际兵额已不符多年。”

    那以前的京营指挥使王子腾愿意挪位置,总不是因为他自个也想跳出泥坑。

    大大小小各家指望着京营发财。

    一个比一个奢华无度。

    几代人下来。

    京营多丰厚的家底,也不够折腾。

    倒是合了他的心。

    东军右司马戴玮特意留下张灿。

    眼前这位地方送来的千总,戴玮发现很有可能是地方当做包袱丢来的。

    不通人情。

    可带兵的确厉害。

    戴玮偷偷去看过左路两位佐击练兵,虽然也不错,可比起张灿而言,张灿练兵更为老道,所以戴玮起了惜才之心,忍不住教导一二。

    经过司马的提点,张灿这才明白,为何京营整编才四年,咋就比他们大同军镇还要黑呢。

    大同军镇沿袭前朝。

    至今几百年了。

    还没整编才四年的京营黑。

    原来如此。

    “谢过司马。”

    张灿抱拳感激,他的确不愿在这方面费脑筋,可并不傻,司马对自己不错,张灿领情,否则,错误的判断形势,不定什么时候惹祸。

    “你呀。”戴玮摇了摇头,“与那位王都司真是两个方向,你是专心练兵,他呢,倒是人情练达,竟然也把士气给提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开始练兵了?”

    已经过了几日,张灿可顾不上王信。

    虽然知道王信被排挤,挺可怜这家伙的,但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,大家只能自求多福。

    “练得还不错。”

    戴玮给予认可。

    张灿脸上的横肉,一副半信半疑。

    那家伙年纪轻轻,祖上又不是当兵的,去哪里学的练兵本事?市面上的兵法,只讲大道理,并不教如何练兵。

    告别了司马,内心放不下,张灿翻身上马,绕路出发,打算去见见王信。

    王信靠着关系比自己官职高,却没有少年得意的傲慢,对自己态度也不错,所以自己多少得指点一二,免得日后那小子认为自己不够意思。

    哪怕是输,输的不难看也行。

    总有人会输的。

    输了无非是坐冷板凳。

    王信已经是都司,多少武官的终点,就算他坐几年冷板凳,也不耽误他的前程。

    张灿觉得自己真够意思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