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东家放心,我们知道该怎么做,绝不会背叛沈家的。”

    李庆安率先表明态度。

    “我们全听东家的吩咐。”

    “决不会乱说的。”

    百姓们纷纷保证着,他们又不傻,先不说已经签了契约。

    即便没有契约约束,沈家这么好的东家,也是千里难寻,他们恨不得一辈子在沈家做工。

    现在他们两个村,已经成为十里八乡羡慕的存在,都想要挤破脑袋往沈家进呢,他们才不会做那犯傻的事。

    更何况沈家还有镇北王做靠山,他们只要老老实实干活,就能吃穿不愁了。

    “我自然是相信大家的,所以有好处也会第一时间想着乡亲们,这些鸡,你们都领回去吧,以后就是你们的了。”

    大户人家出身的沈之念,又岂能不会拿捏人心这一套呢。

    等乡亲们将鸡领回去后,顾南枝便又送了一批鸡苗过来,这次足足有两万只。

    沈之念将它们放进了四个大棚之中,按照之前的养殖经验,给大棚装上暖风机,铺上稻草。

    将上次养过鸡仔的四个乡亲们,分别负责一个大棚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,这养个鸡,还这么多的学问。”林桑感慨着。

    从前她对这些农活都是看不上眼的,觉得只有从书里才能得到学问。

    可这一个月的种植农作物,养鸡仔,让她明白,农活里的学问可多着呢。

    “术业有专攻,农活里的学问多,书里的学问也多,正如三婶会的东西,旁人也不会一样。”

    沈之念的话,让林桑心中的自信又回来几分,“三婶可没阿念有本事,这又是管家,又是种农作物的,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本事这般大?”

    从前在京城,沈之念是才貌双全,可也只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,对长辈敬重,对兄妹慈爱,没什么性子。

    谁都想到,如今的沈家是要靠她撑着。

    “我这也只是摸索着去做,主要还是靠二婶和三婶帮衬,尤其是三婶你,这些小鸡,若不是有三婶管着,也活不了这么多。”

    除了父亲,沈之念给家里的人都找了活干,省的他们闲下来。

    大哥负责研究仙女送过来的器械。

    苏玉彤和沈瑶负责蔬菜大棚。

    二叔分别负责田地里的农作物。

    三叔负责记账,给工人们发粮食。

    二婶和秋姨娘负责家里的琐事,还有工人们的午饭。

    苏伯母则给众人缝制衣裳。

    沈书莫现在每天捧着经商书籍研究,对经商也有了初步的想法。

    而两个小的沈书莫和苏钰宁,则是让他们好好读书,有不懂的就去问父亲。

    现在整个沈家,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,过的充实且有干劲。

    林桑有些难为情的低下头,“若是让京城的那些夫人,知道我在这里养鸡,还不知道要怎么笑话我呢?”

    她一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子,现在竟然和村妇一样,每天养鸡,虽然很多事情,不需要她亲手做,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过不去的。

    当初同意管这养鸡大棚,也是为了堵一口气,让沈家的人知道,她林桑,不是无能之人。

    “刚刚三婶还说养鸡有大学问呢,这怎么又不乐意了?管京城那些人做什么,都是一群捧高踩低的,我们沈家没落,她们便都落井下石,他日我们沈家东山再起,她们必定会重新巴结的,又怎么可能敢笑话我们。”

    沈之念苦笑一声,那群人的嘴脸,她早就已经看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