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我,马皇后义子,带老朱穿越古今 > 第一百四十六章以死相逼
    自古以来,我朝学子都遵循孔孟之道,日夜苦读四书五经,这才是正统的学问呐。

    朝廷选拔人才,向来都是通过科举,这可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,历经了多少朝代,哪能如此轻易就更改呀。

    这般做法,岂不是有负圣人教诲,这简直就是邪魔外道,会乱了我大明的根基啊,陛下您可要三思啊!”

    他这一开头,其他老学究们也纷纷附和,那场面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,而且是越说越激动,越说越过分。

    “陛下,那科举制度乃是我朝选拔人才的根本,若是改了,这天下学子该学些什么呀。

    都去弄那些所谓的理科,岂不是把圣人之言都抛之脑后了,这成何体统啊!”

    “就是就是,那科学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罢了,哪能和我等尊崇的程朱理学、孔孟之道相提并论呀。

    陛下,您可不能被那林凡蛊惑了呀,他这是要把我大明往歪路上带啊,他根本就不配成为众弟子之师啊!”

    “哼,他这是妄图颠覆我大明的根基,其心可诛啊!

    陛下,您若执意如此,臣等绝不答应,这是要让我大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呀!”

    一时间,各种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那些老学究们全然不顾皇家的威严,越说越上头,那架势就差指着朱标的鼻子骂了。

    刚刚还被众人夸赞有加的林凡,此刻在他们眼里,已然成了异教徒般的千古罪人,他们纷纷对着林凡破口大骂起来。

    “林凡,你个乱臣贼子,竟敢撺掇陛下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,你安的什么心呐!”

    “就是,你凭什么要改我大明的规矩,你以为你是谁呀,还想当什么众弟子之师。

    我看你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家伙,就该把你拉出去斩了,绝了这天下之患!”

    那骂声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,整个场面混乱不堪,朱标站在高台之上,脸色是前所未有的冷峻。

    他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这一番为大明长远考虑的决定,竟然遭到了如此强烈的反对,而且这些大臣们还如此的不知分寸,全然没了往日的规矩。

    朱标眉头紧皱,大声呵斥道:

    “够了!朕今日把话放在这儿,这件事情,朕已经和国师以及太上皇商量过多次,都觉得此举对我大明有利,你们这般横加阻拦,到底是何用意?

    是真的为国为民,还是只想着守着你们那点老规矩,不顾我大明的未来呀!”

    可那些老学究们却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,依旧梗着脖子,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。

    有个老臣甚至还挣扎着往前跪爬了几步,带着哭腔喊道:

    “陛下呀,臣等这可都是为国为民,绝无私心呐!这圣人之道,那是我大明的立国之本呀。

    若是摒弃了。那我大明还是我大明吗?

    陛下,您要是不收回成命,臣等今日便撞死在此处,以死捍卫圣人之道,绝不让这等歪风邪气在我大明盛行啊!”

    其他老臣也跟着嚷嚷起来:“对,陛下,我们宁死也不答应呀!”

    朱标看着眼前这混乱又顽固的场面,气得胸膛不住起伏,他实在是没想到,推行一个新的人才选拔制度,竟然会遇到如此大的阻力。

    而且这些大臣们还以死相逼,这可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可他心里又清楚,若不破旧立新,大明想要在这日新月异的天下诸国中长久立足,那是难上加难呀。

    一旁的林凡看着这一幕,也是眉头紧锁,他深知这些老学究们的顽固,可这新制度若是推行不下去。

    那之前的诸多谋划可就都白费了呀。他上前一步,对着那些老学究们拱了拱手,尽量平和地说道:

    “诸位大人,且听我一言。我等推行这文科理科两榜选拔人才,并非是要摒弃孔孟之道,摒弃圣人教诲呀。

    那文科依旧会重视四书五经,传承我朝的文化精髓,而这理科,不过是让有其他才能的学子也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,让我大明能在诸多方面都得以发展。

    这二者相辅相成,怎会是邪魔外道呢?还望诸位大人莫要如此固执呀。”

    可那些老学究们根本就听不进去,依旧骂骂咧咧的。

    “哼,你少在这儿狡辩了,什么相辅相成,分明就是你想搞出些新花样,来满足你那不可告人的野心,我们是不会信你的鬼话的!”

    “就是,你这是在混淆视听,不管你怎么说,我们都不会答应这等荒唐之事的!”

    朱标见状,心中越发恼怒,他身为皇帝,平日里对这些大臣们也算敬重,可今日他们这般行径,实在是太过分了。

    他提高了声音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:“朕意已决,此事关乎我大明的千秋大业,绝不是你们能随意阻拦的。你们若再这般无理取闹,休怪朕不气了!”

    那些老学究们听了朱标的话,先是一愣,随后有几个对视了一眼,似乎还想要继续抗争,可看着朱标那冷峻的脸色,又有些犹豫了。

    这时,又有个老臣站了出来,他一脸的悲愤,说道:

    “陛下,您这是被那林凡蒙蔽了双眼呐,您若不听臣等的劝谏,非要推行这等违背祖宗之法的事,那臣等也无颜再立于朝堂之上,恳请陛下准许臣等辞官回乡,也好落个眼不见心不烦呐!”

    其他老臣一听,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:“对,陛下,我们请求辞官,绝不能与这等离经叛道之事同流合污呀!”

    朱标看着眼前这些以辞官相要挟的大臣们,心里是又气又无奈,他知道这些人在朝堂多年,势力盘根错节,若是真的一下子让他们都辞官了,这朝堂怕是也要动荡一番呀。可若是就这么妥协了,那这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就彻底推行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场面陷入了僵局,朱标站在那儿,脸色阴沉,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。林凡则在一旁暗自思索着应对之策,他知道,这场关乎大明未来人才走向的争斗,必须得想办法化解,而且要尽快让这些老学究们转变想法,可这又谈何容易呢,毕竟他们守着那些旧观念已经几十年了呀。